平昌冬奥会25号赛程-平昌冬奥会25号赛程安排
北京为什么能举办冬奥会?
北京能举办冬奥会的原因:
一、地理原因,北京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适宜开展冬奥会,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较特殊,因此不可能选择低纬度地区。
二、城市设施较完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有过举办奥运会的历史,设施较全面完善,交通也比较便利。
三、国家重视程度高,为冬奥会付出了很多努力,也邀请多个国家***出席开幕式,彰显大国实力与风范。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证明中国人的智慧与创新。
四、国家实力高,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建设成就,44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北京,让北京成为了双奥之城。
北京冬奥会的时间: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启幕,届时预计将有2892名运动员在冬奥会的舞台上追逐梦想。按照当前赛程,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从开幕到闭幕共包含17天。这一时间与上届平昌冬奥会天数持平,比2014年索契冬奥会增加一天。
本届冬奥会新增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共7个小项,因此在赛程上相对密集。
武大靖的 1444 个日夜
从平昌到北京,武大靖的两块冬奥金牌之间,隔着1444个日夜。一次次伤病缠扰,一次次状态跌宕,没有人知道武大靖是怎样挺过来的,人们只知道,四年过去,武大靖依然是中国短道速滑绝对的顶梁柱,只要他还在冰上,旗帜就还在飘扬。
北京,圆满
出于防疫需要,北京冬奥会进行了闭环管理,运动员们在赛后须完成14天的医学隔离方可从闭环区域内离开。北京冬奥的一切期望、荣耀、意外和遗憾都尘埃落定,不必早起迎接训练,不用奔忙工作日程,这14天成了武大靖近几年里最长的假期,天天都能奢侈地睡到自然醒。
不过,身心放松之余,盘旋在武大靖脑中的还是冬奥赛程中的点点滴滴。“有了充足的时间,我就利用这14天把备战这届冬奥的四年回忆了一下,总结了一下。”
压力在2月5日激增至峰值。这是开幕式之后的第一个比赛日,晚上九点二十六分举行的短道速滑混合2000米接力,更是中国代表团在这届冬奥中的第一个夺金点。“这是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啊,谁都希望可以旗开得胜,既然落到我们肩上了,我们就得担负起排头兵的责任。这样的赛前压力真的没有方法可以排解掉,就是顶着上。”
一同参加混合接力的有和武大靖一样参加了三届奥运会的“老将”范可新,也有参加过两届奥运的任子威、曲春雨,还有虽是首秀奥运、但已经经历过多次大赛考验的张雨婷,队伍本身并不稚嫩。
“混合接力赛前大家心理压力都特别大,说心里话,我们几个其实当时谁也不想看到谁,因为看到了就得去谈这场比赛。在那个时候如果能不见面,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放松。”
混合接力是2018年才列入冬奥的新项目,一个国家的两名男选手和两名女选手共同滑过18圈的赛程,速度快、交接紧,加之男女运动员交接时产生的速度差,为本就充满意外的短道速滑接力赛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加之强敌重重,夺金有着相当的难度。
2月5日上午,武大靖和参加混合接力的队友们还是碰在一起,为晚上的比赛做着最后的训练和调试,这样紧挨赛程的训练安排并不是常规。“平时训练是男女运动员分开的,这个项目也是很新的,那天上午也算是一次临阵磨枪,都觉得还是要一起碰一碰战术,练一练配合,把各自的观点说出来,把对手分析透。”
那天的冰场没有辜负他们。战胜了连轴比赛的体力消耗,战胜了紧追不舍的身侧强敌,战胜了冰面之上的一切惊险和意外,2月5日21时37分,武大靖和队友们一同为中国赢得了北京冬奥的首枚金牌。赛后采访时,武大靖哽咽着说出“今天是(比赛的)第一天,圆梦了”,便掩面哭泣,无法继续说下去。那天晚上,武大靖激动得一夜没有睡着。直到所有赛程落幕,武大靖都认为:“团体项目拿到金牌,我觉得是我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尽管遗憾未能夺得单人项目的奖牌,武大靖还是用“圆满”来形容自己的这届冬奥会。在瞬息万变的冰场上,遗憾是常态,难得是拼尽全力后和队友们一起迎接的圆满。
1444个日与夜
最近一直摆在武大靖案头的是邓亚萍在2021年9月才出版的新书——《心力》。“真正的赢家,就是咬牙切齿也要把事情做好了。” 这是《心力》中自序中的一句话,恰可以描述武大靖步履维艰的过去四年。
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遭遇了空前严峻的磨难,身处当时的形势,李琰教练把队伍的微信群名改成了“虎口拔牙”。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中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记录,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中国代表团在那届冬奥会中的唯一一块金牌,成为唯一一位成功在虎口中拔出牙的勇士。2018年武大靖的状态奇佳,11月12日短道速滑世界杯盐湖城站男子500米决赛他以39秒505的成绩夺冠,同时打破了自己在平昌冬奥会上创造的世界纪录。
“2018年那时候我也飘过,也是因为那段时间的竞技状态太好了,我站在赛场上就觉得我是老大,但是很快伤病也就来了。”武大靖的膝盖、腰部等身体多个部位都有程度不一的旧伤,如果谨遵医嘱,武大靖早就有理由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
这四年里,武大靖一次次从生理极限把自己拉回正轨,再从正轨攀向巅峰。“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面对比赛我也会有‘畏战’的情绪,自己不想输,也不想让支持我的人看到我输,不想我的对手看到我输。随着身体好转,随着竞技状态恢复,这种情绪就又消失了。” 平昌之后的四年,武大靖的状态就在这天平的两端不断反复,身与心交猝地折磨着这个身负厚望重责的冰上猛将。
2021年5月,短道速滑队在坝上集训期间,武大靖的膝盖伤了。“那时候队伍都在河北,只有我和康复教练在北京做康复治疗。”康复了一个月后,身体刚刚能适应训练的武大靖立刻跟上队伍开始恢复训练。“那时候觉得自己参加北京奥运还有希望的,但已经没那么自信了。”8月,在新疆的集训中,武大靖腰伤复发。“那时候疼到站都站不起来,只能在床上趴着,更别提训练了。”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只有半年时间,趴在床上的武大靖想,自己也许真的没办法再参加北京冬奥会了。“那时候就希望医学奇迹出现在我身上,不敢想拿不拿金牌的事儿,我就想着,如果站到北京冬奥的赛场上就很幸运了。”
9月中旬,重伤初愈的武大靖开始为2021/2022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备战,三周后他又站上了冰场,他的比赛状态出乎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预料。“四站世界杯比完之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全世界滑得最快的,那时我才觉得,北京冬奥我还有机会。”
“没有人知道大靖这四年是怎么过来的。”一向快人快语的王濛在解说中难掩对武大靖一路走来的心疼。在武大靖状态低迷时,教练们都不忍心责备他,队友们也不敢去直接询问他的伤情。“大家都说我挺好,都是不想我背负太多,怕我放弃。其实我的状态怎么样,我自己心知肚明,只是我始终也不愿意放弃。”
站在北京冬奥赛场的武大靖,头盔上画着一只孙悟空。这是武大靖最喜欢的动画人物,不仅因为孙大圣意味着“战无不胜”,更因为它敢于和对手拼上性命。
背上包袱的人
在武大靖的字典里,“国家”、“团队”的词条始终在“自我”之前。从2月5日到16日,27岁的武大靖滑了4个小项共13场比赛,其中3个项目晋级A组决赛,1个项目晋级B组决赛,带领队伍收获了1枚金牌。他心甘情愿地扛下带领这支队伍披荆斩棘的责任,一马当先,每一场比赛都挑战着自己体能和状态的极限,真正从战役打响第一秒拼到了最后一刻。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有争夺金牌的绝对实力,且中国队史无前例地有三名运动员上场,似乎是为这场比赛的凯旋预先上了保险。第一枪打响后武大靖奋力滑行,半程下来已经牢牢占据了领先地位,但也就在此时,因冰面上出现了断裂的冰刀,裁判吹响了比赛暂停的哨声,等到冰面障碍清除再次出发时,武大靖已经没有了冲金的体力。
枪声再响,武大靖轻拍任子威的手,示意他先“走”,自己则用最后的体力压制住匈牙利的对手,为队友争取领先地位创造机会。比赛结束,任子威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个人单项奥运金牌,李文龙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单项奥运奖牌,武大靖则名列第四,无缘奖牌的他在赛道上望着两个弟弟,一脸欣慰。赛后采访中,耗尽了所有体力的武大靖面色苍白,不由自主地干呕着,由衷地祝贺着队友的胜利。
进入北京冬奥的备战期时,武大靖成为了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队长。从1980年第一次参加,到2022年成为东道主,中国代表团共参加了12届冬奥,共获得22枚金牌,其中有12枚金牌都是中国短道速滑队贡献的。短道速滑队承载着中国人在冬季运动项目上的光荣与梦想,武大靖是这支梦之队中如今负载最大的承重梁。在队里,原本武大靖就是一个喜欢去照顾身边人情绪和状态的人,和大家打成一片,经常是队伍里的“气氛担当”。当队长之后,他的行事风格上与之前并没有太大区分。“当队长之后跟大家还是该打闹打闹,我的心态、大家的心态也和之前没什么区别。”
队长武大靖默默地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刚进国家队不久的小队员们身上。“最近两年毕竟是在北京奥运周期嘛,有时候老师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主力运动员身上,刚进队的小运动员可能自己遇到问题、遇到困难也不敢去说,我在中间就多去观察,看看谁有情绪了,看看谁需要多一些照顾,就去做一些沟通的工作。我们有些老队员会开玩笑,说我当队长之后老跟教练打交道,以后啥也不能跟我说了。但其实大家有想法、有情绪,还是都会跟我交流。”
桃李不言,武大靖扛着几乎全队最大的成绩压力,扛着几乎全队最重的伤病压力,又主动扛起了照顾队友的责任。回顾这四年,面对“队长武大靖”和“运动员武大靖”两个身份,武大靖都给自己打了满分。
下一站,米兰
本届奥运会短道速滑的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短道速滑队因失误而无缘奖牌。当意外发生时,场上的武大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快比完吧。”从赛场走回休息室的一段距离里,这四年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在武大靖的脑海。
过去四年,武大靖一直认为这会是自己的最后一届冬奥会。尤其是被伤病折磨得最难受的时候,“最后一届奥运会”是让武大靖破釜沉舟的最大动力。但这个早就做好的决定,在北京冬奥结束后又彻底动摇了,武大靖决定重新出发,参加2026年的米兰冬奥会。
“是通过参加这次奥运会,让我看到自己在短道速滑的领域还有一定竞争能力,我还是那个滑得最快的。除此之外,原本这届奥运会我自己的期望挺高的,但自己的主项结果还是没达到预期,还是挺遗憾的。因为这两个因素,让我觉得如果自己好好地、全身心地再投入四年,下届奥运会我还是有机会的。”
和武大靖一起经历过去这四年点滴的同事、朋友、家人,多多少少都“劝阻”过武大靖的这个决定。“他们是一路看着我走过来,也一路揪心着。所以我决定要再来一届的时候,他们跟我说‘你拉倒吧’,”武大靖笑着说,“他们劝我说现在也挺圆满了,该拿的奖都拿过了,身体负荷也很大了。我知道他们不是真的不支持我,只是心疼我。”
面对一个新的奥运周期,武大靖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他自己,身体和心理的负荷或许会远甚于上一个四年。“从2018年之后我的身体就没太恢复好,一直带着伤病在完成比赛和训练,经过这个过程之后,之后你发现这样挺着去训练、比赛的效果也并不好。接下来我首先需要把身体保养好。”
在进入备战状态之前,武大靖也决定给自己放一个假期,好好陪一陪家人。“我也还没想好要带爸妈去哪里,其实他们觉得能跟我在一起就行,去哪儿玩儿都不重要。我也这么觉得,无论在哪里,家人能相聚就很珍贵了。”
“曾经有考虑过北京冬奥会之后是不是退役,但当我真的站在赛场上的那一刻,我发现自己根本舍不得说再见,舍不得离开这个我深深爱着的项目,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站在冰场上。绝不认怂。”
2月16日深夜,武大靖正式宣布,自己将开始备战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一场精疲力竭的鏖战后,他主动回到熟悉的原点。起跑的枪声又一次响起,不到1.5毫米的冰刀锋刃划出一往无前的动线,冰面滚烫,热血未凉。
全文刊登在《ELLEMEN 新青年》夏季刊
摄影 刘闻
造型 Greenie
关于2022年冬奥会的知识有哪些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每四年一次的国际大赛,对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更像是一次总结和自我观照,从中看到了我们的进步,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从中我们更加确信,中国不但在物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文明与精神层面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时代的变迁,有着恢弘的章节,但也会有一些细节脚注。人们脸上的放松、从容,另一个名字就叫自信。这是属于中华儿女的自信。
首先,什么是冬奥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Winter Games)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
冬奥会在哪儿举行相隔14年,在同一座城市举办奥运赛事,中国北京。难免会给亲历历史者一些沧桑变幻之感,14年间到底哪些东西不一样了。
08年奥运时,每天必然关心的一件事就是中国在金牌榜上排第几。而这次冬奥会开幕快一个周了,至今我还没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刷金牌榜。其实中国的成绩也还不错,2月10号时已经拿到3块金牌。要知道中国冰雪运动起步比较晚,平昌冬奥会时总共才拿到一块金牌。人们不再刻意关注金牌,并不代表人们不关注冬奥。
? 2022年冬奥会热门人物
谷爱凌。这个中美混血的姑娘,很大程度拓宽了“中国选手”这一概念的外延。她使人们看到,奥运冠军可以同时是个学霸,是个艺术爱好者,是个喜欢睡觉的人。坦率地说,这种形象在以往中国运动员队伍中还是少数。也因为谷爱凌的凌空一跃,人们似乎更加领悟到奥运不完全等于金牌,体育应该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像是一颗种子,再过几届的奥运会上,人们也许会发现中国运动员队伍已经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正如今之视昔。
接下来我们看看赛程至今中国队取得的成绩吧
开幕式后首个比赛日,中国冰上王牌之师——短道速滑队便为中国队搏得首金。5日,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接力金牌。两天后,任子威男子1000米夺冠,再添一金。后半程,短道队还有男子500米、男子5000米接力等项目可以期待。“天才少女”谷爱凌赛前便被寄予夺金厚望,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她会在自己的首个参赛项目,同时也是自己相对较弱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中逆转揽金,为中国代表团赢得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第一枚金牌,这也是中国女子雪上项目的冬奥会历史首金。另一中国的优势项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中有遗憾也有感动。徐梦桃、贾宗洋、齐广璞,三位冬奥会“四朝元老”为中国队摘得一枚混合团体银牌。老将贾宗洋失误后泪洒赛场。虽团体冲金失败,但三人后半程仍有个人项目值得期待。而在有机会冲击奖牌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平昌冬奥会亚军、第四次出战冬奥会的刘佳宇最终名列第八,但她却说:“我热爱滑雪,我会与单板滑雪相伴到老。”多个项目创造历史“第一”本届冬奥会前半程,中国冰雪在多个项目中创造了参赛史上的“第一”或“最佳”。尤其在以往稍显弱势的雪上项目,以及冰球、钢架雪车、雪橇等项目中,中国已显现出可喜的进步。11日晚,闫文港赢得男子钢架雪车铜牌,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该项目中登上冬奥领奖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选手2018年冬奥会才首次参加钢架雪车比赛,两次参赛即夺牌,彰显中国速度。雪上基础大项高山滑雪中,中国选手首次参加难度最大的滑降项目,徐铭甫完赛。赛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送给这名24岁的年轻选手一块签名手表,以示对他以及中国雪上项目的鼓励。此外,在首钢滑雪大跳台,17岁的何金博完成了个人最高难度动作;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21岁的王沛宣完成了中国女子雪橇选手冬奥首秀;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19岁小将荣格代表中国首登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赛场……本届冬奥会,中国共有35个小项系首次参赛,许多“小众”项目虽仍不具夺牌实力,但已向前迈出重要一步。而另一名雪上少年苏翊鸣同样创造了历史。他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中摘银,成为中国单板滑雪首枚冬奥会男子项目奖牌获得者。虽然赛后出现了裁判打分争议,国内外网友纷纷表达“苏翊鸣的分被打低了”的不满,但苏翊鸣的教练发表公开信,表示与小鸣已和裁判长通了电话,恳请舆论终止批评裁判,并且说:“滑雪运动的文化是大家一起创造的,在这个圈子里活跃的都是一家人。人们有时候会犯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仅此而已。”大概率看,冬奥会上中国不大可能获得夏季奥运会上那么耀眼的奖牌数,那么在这场盛会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呢?当然首先还是冰雪运动本身,我们第一次如此亲近这项运动。比如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赛,中国选手虽然只排在最后一名,但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参加并完成这项比赛。这次冬奥会是全社会层面与冰雪运动的一次正式且盛大的结缘。
最后,奥运(东奥)是什么它是一种拼搏,一种奋进。在这个舞台,全世界各国人民充分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拼搏着着人类的生理极限,赢得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每一个奖杯,都是一个极限。其次,它是一场战争。在这个战场,“更高、更快、更强”的大旗迎风招展,体现了每一个运动员勇于向世界强手挑战,不断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每一个记录,都是人类的一个奇迹。再次,它是一种人生。在这场生命中,用运动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乐观的情绪,用坚持表达自己对生命和向往,用汗水和泪水展现生命的价值,每一声呐喊,都是生命的再一次精彩。最后,它是一场聚会。在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经济发展复苏向好,以具有战略眼光的防疫措施阻断了新冠病毒的大面积传播,中国给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示范,也为世界防疫和传染病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和中国智慧,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在中国举办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魅力”,展示了“中国名片”,更是展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的崭新形象。它是我们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次展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