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体育赛事

大龄奥运会运动员

如何看待奥运冠军,施廷懋被催婚?

大龄奥运会运动员

只要是适龄的未婚男女,就要有被摧毁的自觉。

施廷懋都十岁了,这在父母辈看来就是完完全全的老姑娘,一个女孩子三十岁连个对象都没有,估计她爸妈都快急死了。

至于她本人急不急的就不知道了,反正父母辈觉得女儿没嫁人就抬不起头来,哪怕你是世界冠军也不行。

一、奥运冠军被父母催婚

7月25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三米板夺冠,王涵和施廷懋一时之间受到了万众瞩目。

大家瞩目之余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两位都是老将了,年龄也不小了,都十岁的人了,怎么还不结婚。

大家想也就算了,关键她们的父母是真急,直接在直播间就对女儿催婚了。

二、在父母辈看来,不结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成家立业,结婚是比拼事业还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结婚,那么父母就会对你展开花式催婚。我们看网络上那些父辈催婚的手段,真的是让人啼笑皆非,甚至还有对着电视里葫芦娃喊孙子的,让自己的孩子也是尴尬不已。

婚姻这件事在老一辈人看来太重要了,因为不结婚就代表着没有后代,没有后代就意味着可能孤独终老。老了之后享受不到子孙绕膝的快乐,这样的人生还能是完美的吗?

三、结不结婚是个人选择

现在毕竟和过去不一样了,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婚姻的需求度也没那么高。

现在的人是宁愿高质量的单身,也不愿意凑合的婚姻。所以,不是他们真的不愿意结婚,而是他们想要两情相悦的感情。如果婚姻没有扎实的感情做基础,那么以后的日子过得也会很煎熬。

这两位世界冠军每天都在忙着训练,忙着自己的事业,可能对于个人感情还没有顾得上考虑。最关键的是,她们还没遇到真的对的人。其实这个不用急,遇到了合适的人,她们自然就会考虑结婚了。就像郭晶晶,现在的婚姻多幸福啊。

题主可能是弄错了,被公开催婚的并不是施廷懋,而是王涵。王涵的父母在央视的直播间公开催婚自己的女儿,让她赶紧回家找个对象。

父母对子女婚姻状态的担心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就是怕自己的孩子错过最好的时光,以后会后悔。

她是被丈夫抛弃的奥运冠军,如今独自抚养女儿,前夫已再婚生子,她是谁?

她就是奥运冠军张宁。一位与羽毛球相伴36年的奥运健儿。她的感情之路相对于她的奥运之路来看,并没有那么的坎坷,但是也算是充满波折。不过的是,虽然被丈夫抛弃,但是再婚生子的她却比第一次婚姻还要幸福很多倍。

张宁:充满了波折的羽毛球之路

张宁28岁的时候才拿下羽毛球冠军。很多人都知道,28岁的年龄,对于运动员来说,并不是巅峰。就好像马龙,30多岁已经赢得了两次大满贯是一样的。运动员的巅峰和我们普通人所说的巅峰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所以,张宁能够获得成功,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容易。

从1991年因为能力和天赋都很强加入国家队之后,张宁用多年才夺冠,并且还入选了世界羽联名人堂。张宁这一路走来阻力重重。还好,她都克服了。

体育人所有的艰辛、痛苦和委屈她都尝遍了

张宁自己都说过,她在夺冠之前,尝遍了体育人所有的艰辛和委屈。抛开伤病不说,这些对于体育人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痛苦。

因为家庭原因,导致她需要分心照顾家庭,家人的痛苦是她的痛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却因为多方原因只能目送一代又一代的队友成为冠军,拿下属于她们职业生涯的荣耀。她自己依然只能是候补、是陪练。这样的委屈又有几个人能够忍受呢?毕竟对于运动员来说,夺冠是她们的梦。

特别是2008年的时候,作为我们的主场,年龄不占任何优势的张宁上场,她自己承受的压力比外界的非议和不看好更多,毕竟2003年夺金之后,2008年的张宁早就过了巅峰年龄了。但是她依然赢得了胜利。

和于洋的婚姻,看似天作之合,可惜分开的太快

人们择偶的时候都喜欢选择一个圈子里的,可以更好的聊到一起。张宁也不例外,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她的教练于洋。二人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产生了感情,顺理成章的结婚。特别是在张宁得到了荣誉之后,二人的婚姻在外界看来,简直就是天生一对,天作之合。

张宁应该也是这么认为的,否则不可能生下孩子。张宁和于洋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不过可惜的是,女儿的出生,却让二人的婚姻画上了句号。

关于离婚的原因,二人没有明说,包括离婚的一切,都非常的低调。虽然外人不知道真相,但是离婚后于洋选择了很快的和另一个人走入婚姻,未免让人有些浮想联翩不是吗?

一个人带女儿也要自强不息,幸福的生活在后面

张宁离婚后,得到了女儿的抚养权。一个人带着女儿。当然了,她所热爱的羽毛球事业也并没有放弃。虽然不能亲自去赛场上拼搏,但是张宁成为了教练。她意志坚定,能力不俗,在她的带领下,羽毛球队取得了许多的好成绩。而女儿也被她带着健康快乐的长大。

既然于洋都能够再婚生子,张宁同样可以。在去德国的时候,张宁认识了前羽毛球选手里昂。里昂同样很优秀,退役之后是某体育品牌的首席执行官。二人无论从职业生涯还是三观方面都很契合。所以顺理成章的走入婚姻。虽然里昂比张宁大了11岁,但是二人非常和谐。

婚姻幸福美满,怀孕带队也能取得好成绩

二人结婚没多久,张宁就怀孕了。不过她没有放弃羽毛球,陪着队员们一起训练。最终,大着肚子的她带领的队伍,不仅进入了女单4强,还包揽的金银牌。这算是给张宁和她热爱的羽毛球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虽然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毕竟怀二胎的时候张宁的年纪也大了,家人都很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她能够克服并且平安生子真的很不容易。国家队教练的压力还是非常巨大的。许多国家队教练因为压力大的崩溃辞职并不是罕见的事情。不相信可以搜索一下,几乎每一位教练都说过压力大的这番话。

离开国家队,迎接属于自己的美貌人生

张宁生完孩子后,修养了一段时间重新回到了国家队,继续担任教练。不过她最终选择了离开。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年龄的问题,加上身体原有的病痛,让她无法忍受,另一方面则是和里昂长期分居也不是婚姻存在的意义。所以张宁离职的原因完全可以理解。

离开国家队之后,张宁和里昂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无论在德国还是在中国,二人都过得很好。张宁虽然年近五十,但是状态很棒,没有因为不进行高强度运动之后就发福,甚至比以往还要容光焕发。

偶尔从新闻上看到她的照片,可以说是肤白貌美,妥妥的气质绝佳。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当然了,也请别和明星的想象对比,单说精气神,张宁在她这个年龄段里还是一顶一,甚至超过一部分年轻人的好。

关注奥运健儿,除了关注成绩也应该关注赛场之外

张宁过得很幸福,各位关注奥运健儿离开赛场之后如何的朋友也请安心。随着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奥运健儿的待遇也会越来越好,相信在良性循环之下,会有更多人愿意为国争光。

大家可以看到,这次的东京奥运会就是如此,奥运健儿们获奖了,网友们表示应该多给他们挣钱的机会。奥运健儿们就算错失金牌,网友们也没有进行谩骂。刘翔当时的可怕遭遇再也不会出现了,毕竟这一代的网民更聪明,更会独立思考,也很明白情理。

不过也希望大家可以关注更多的运动员,除了夺金的,没夺金的,但是为之付出努力的都很值得我们的钦佩。

毕竟他们的付出是万分艰辛的,而体育本身就是竞技。一群高手的竞技,难免会因为某个小失误就一招定乾坤。抱着胜利的信念却不偏执的宽容的心去看待比赛,看待运动员,就是最好的加油方式。

许多奥运健儿离开赛场之后,还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想必她们也是跟开心的。为国争光后没有被遗忘,付出和努力被人们看到记住,她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而体育精神也被诠释的淋漓尽致,这难道不好吗?

这一届奥运会也结束了,张宁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另一种人生。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难道不好吗?张宁是了不起的运动员,是了不起的教练,是了不起的妈妈,是了不起的妻子。就让我们一起祝福她吧。

丘索维金娜为什么可以持续这么多年的体操生涯?为什么别的选手做不到?

丘索维金娜在参加里约奥运会的时候已经41岁了,这在体操运动员里面算是很老的老将了,但是她却依然能完成难度非常大的跳马,而且在2017年她还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比赛。

老将在中国不常见,但是在国际上却不少。比如波诺尔,1987年生,2004年雅典奥运会团体自由操、平衡木三金得主,参加2016年奥运会并进入平衡木决赛,在2017年继续发展出高难度动作直体旋与平衡木后直上,时年30岁。杰西卡·洛佩兹,1986年生,委内瑞拉选手,多次进入世界大赛全能决赛,并进入2016年奥运会高低杠决赛与全能决赛(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认为当时FIG有意将范忆琳挤出决赛而临时将委内瑞拉选手抬分,指的就是她),时年30岁。

一般而言,女子运动员只要超过了20岁,往往大家都视作高龄运动员,而现在世界上出现一些三十岁甚至四十岁的运动员,真是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高龄运动员都是外国运动员,其中以欧洲运动员居多

那些有高龄运动员的国家,很多时候是国内相对缺少“顶梁柱”,不得不让大龄运动员坚持训练与比赛,而高龄运动员较少的国家,一般而言更新换代比较快,即使之前成名运动员无法坚持比赛状态,也总会有新人顶上。像美国就是一个高龄运动员很少的国家,但整体上说,更新换代比较良性,而且美国与中国一样,练习体操背后已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人生发展路线,广义上说也可以说是有一条产业链

在中国的体操运动员,小时候打基础训练,十几岁时开始参加比赛,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功成名就,比完全运会后退役,给省里拿了成绩省里帮着安排保送大学,大学毕业之后自谋其生,或是依然进入体操这个行业成为教练员或裁判,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运动员发展道路,而我所知大部分运动员也确实是按照这条路走的。所以这个制度,本来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制度,也是其他很多国家比较羡慕的制度。

为什么苏炳添年轻时没有崭露头角,反而在大龄后方才跑出成绩?

苏炳添一战成名,在东京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的半决赛上,跑出了9秒83的绝佳成绩,以半决赛第一名的身份直接晋级决赛,成为第一个登上决赛舞台的亚洲人。赛后,苏炳添成为各大媒体讨论的对象,不仅是国内,就连韩国、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媒体都称之为“亚洲之光”,可见他带给人们的震撼有多大。最令人为之震惊的是,这是32岁的苏炳添跑出的成绩;要知道强悍如博尔特,在31岁时便已退役。在这种最依赖身体素质与天赋的项目中,他是如何做到这种近乎反人类的“逆生长”呢?有自律,有坚持,有主动求变,有破除心魔,以及有超越常人的心态和境界。

年少成名,开启田径职业生涯之旅

16岁的苏炳添参加了广东省田径公开赛,在60米比赛中以7秒31获得第三名,在100米比赛中以11秒34同样获得第三名。17岁时,他参加了香港对抗赛,他跑出了10秒59的成绩,进步迅速;同一年,他在广东田径邀请赛中以10秒66获得第一名,凭借出色的表现被招进广东田径队,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

18岁时,师从名师袁国强,开始以未成年人的身份参加成人组的比赛。19岁时,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中,收获了男子60米的金牌。此后,也获得了全国田径锦标赛4×100米接力赛的金牌,也收获了全国田径冠军赛暨系列赛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金牌。

20岁时,苏炳添迎来丰收的一年,在这一年他拿到了11枚金牌,有男子60米、男子100米、男子4×100米接力赛等项目,这位20岁的田径天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同年,他跑出了百米10秒28的成绩。

遭遇瓶颈难以突破10秒

2012年,在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10秒04击败罗杰斯和金-科林斯获得冠军,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在成人组的国际比赛中击败美国选手。在伦敦奥运会上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他以10秒28排名第12位无缘决赛。

2013年,在莫斯科田径世锦赛中,他闯入决赛,但在起跑时抢跑犯规,失去比赛资格,这也给他心理上留下了一丝阴影;在此次东京奥运会上男子100米的决赛中,由于英国选跑犯规,使得第二次重跑时苏炳添受到了一些影响,他怕自己也犯此类错误,所以起跑反应时间增加了些许,这也是谢震业说“如果不重跑,苏炳添的成绩会更好”的原因。

随着年龄逐渐变大,苏炳添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10秒这个关口;无法突破10秒,也就意味着他无法在世界级的大赛中取得成绩,甚至都无法站上决赛的舞台。无论怎么努力,无论怎么拼命都无济于事,苏炳添要放弃了吗?当然不会!

主动求变终破茧化蝶

苏炳添来到了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艰难关头,如何突破10秒成为他最大的心魔,该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字“变”,我们常说“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于是苏炳添也开启了他“变”的过程。我们都知道,苏炳添在百米前半段的加速是非常强悍的,这也是他在60米的项目中屡获佳绩的原因,甚至在伦敦奥运会上前半段都超过了博尔特。可这又有什么用呢?一旦过了半程,苏炳添减速非常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后半程能顶就顶”;而对手又恰好加速到了最高值,如此一来此消彼长,苏炳添就很容易被拉开差距,致使他一直无法突破10秒。

于是,苏炳添决定,开始换脚起步,此前是右脚起步,他就改为左脚起步,为了就是改变自己整体的跑步节奏,使自己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达到最佳效果。可是对于已经用右脚跑了10年的苏炳添来说,哪有那么容易?在改变的这段时间里,他自废武功从零开始,跑得越来越慢,甚至不如女运动员。对于25岁的他来说,他还有时间等吗?他选择了等,等不及就训练,最终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2015年5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米的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3名,不仅打破了全国纪录,而且还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10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他终于突破瓶颈,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三段征程,开始刷新各种纪录。在2017年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米决赛中夺冠,成为第一个在钻石联赛百米大战中夺冠的中国人。之后,苏炳添并未长时间沉浸在突破的喜悦中,而是不断寻求进步;在教练的帮助下,他改变了前后起跑器的距离,预备时腿膝关节的角度等,他仍在求变,哪怕为了0.01秒的进步都在所不惜。

2018年3月,在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秒决赛中,他以6秒42打破亚洲纪录夺得银牌,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中赢得男子短跑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同年,在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1获得冠军;之后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他再次跑出9秒91的成绩,9天之内连续两次平亚洲纪录。至此,苏炳添终于战胜心魔,这来自他壮士断腕的勇者决心,来自他决不放弃的勇者信念,也来自他不惧短暂退步的大局观,最终破茧化蝶成为最好的自己。

向运动员XXX学习

向运动员学习  这几天看了不少比赛,举重、羽毛球、射箭、飞碟、蝶泳、排球、篮球、体操、跳水等等,对于这些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有了更进一层的敬佩。不仅仅是那些获得金牌或者奖牌的运动员,还有那些没有获得奖牌但是仍然持之以恒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多数都很年轻,很多项目上20多岁都已经被成为老将了,我个人估计很大原因是我们国家的人太多了,人才辈出,只能各领风骚就几年吧。尽管在跳水、体操项目上,我们的运动员年轻的不得了,但是她们或者他们的冷静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倒是非常让人敬佩。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反观那些参加过奥运会得过奖牌的选手,心理压力更大导致不能正常发挥的例子比比皆是。

得了奖牌固然好,但是我更觉得那些大龄运动员的精神更可嘉,我们的运动员也曾经说过务必热爱某项运动,但是过了不久就可能再也再也见不到他们或者她们的身影,可是外国运动员们显然这点比我们做的好,看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或者体操,都是几届的选手了还在运动场上奔波和拼搏,而且最根本的一点是他(她)们都不是为了国家或者什么荣誉而战,就是因为热爱这项运动,就来了,甚至是自费。

忘记是那个运动员嘉宾说过,奥运会和运动的魅力在于不到最后一刻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结局,所以不到最后就要坚持不放弃!这几天看比赛多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象张娟娟的射箭,还有那个飞碟多向意大利选手,都是如此。

比赛如此,人生同样。 向运动员马琳学习  在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中,我最喜欢马琳大哥哥。他今年二十六岁,身高1.74 米,右手直板握拍,反胶快攻结合弧旋打法.马琳哥哥从七岁开始学习打乒乓球,非常刻苦,经常从白天一直练到深夜。因为他刻苦训练,所以他的球技非常棒,在国内外大赛中经常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记得有一次,他和一个国外球员比赛,那个球员的技术也非常好。马琳大哥哥在比赛中专心致志,我心里不志,我心里不住的暗暗为他加油,我清楚观察他打球时的每个动作和面部表情,他不急不躁,在落后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多变的打法,精甚的球技,又把一分一分的追了回来。当看到他露出胜利的笑容时,我真为他感到自豪。最后马琳大哥哥终于赢了这场比赛。

马琳大哥哥这种敢于拼搏,不焦不躁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以前我也学过乒乓球,但是由于上学很忙,自己的意志也不够坚定,最后把它放弃了。自从看到马琳大哥哥打乒乓球以后,我就被他这种精神感染了,又激起我练球的信心,决心以后多吃苦多流汗,向马琳大哥哥一样打好乒乓球,为祖国争光。同时把马琳大哥哥这种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精神,用于今后的学习当中,使自己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