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皮划艇激流
2008北京奥运会参加皮划艇的国家有哪些阿
在2007年德国世锦赛上单项前六名的艇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然后是2008年春季的各大洲锦标赛,也有相应的奥运入场券。总共将有350名皮划艇选手参加北京奥运会,其中静水项目275人,激流回旋项目75人。他们将参加北京奥运会12枚静水项目金牌4枚激流回旋项目金牌的角逐
因为还没确定资格名单,还在比赛,所以我目前只知道有匈牙利和中国,英国,波兰,挪威,斯洛伐克,捷克。
给你个时间表
资格获得时间表
获得
30/6/06
国际划联确定洲际比赛日期地点并通知各国家(地区)单项协会
皮艇/划艇
08/8/07-12/8/07
全球资格赛-世界锦标赛-杜伊斯堡
静水
19/9/07-23/9/07
全球资格赛-世界锦标赛-巴西
激流
1/11/07-5/11/07
非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肯尼亚
静水
1/11/07-5/11/07
非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肯尼亚
激流
15/11/07
各奥委会向三方委员会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
皮艇/划艇
12/03/08-16/03/08
大洋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澳大利亚
静水
15/03/08-16/03/08
大洋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澳大利亚
激流
26/04/08-28/04-08
美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美国
激流
9/5/08-11/5/08
亚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小松-日本
静水
9/5/08-11/5/08
欧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波兰
激流
15/5/08-18/5/08
欧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意大利米兰
静水
17/3/08-18/3/08
美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蒙特利尔-加拿大
静水
17/5/08-18/5/08
亚洲洲际资格赛-洲际锦标赛-泰国
激流
18/5/08
洲际资格赛截止日期
皮艇/划艇
2/6/08
国际划联确认各奥委会/单项协会获得的运动员和舟艇资格
皮艇/划艇
16/6/08
各奥委会确认他们将参加的运动员和舟艇数
皮艇/划艇
18/6/08-22/7/08
国际划联向各奥委会确认未使用的运动员资格并再分配
皮艇/划艇
2008年4-7月
三方委员会向各奥委会书面确认邀请资格的分配情况
皮艇/划艇
23/07/2008
北京2008年奥组委接收各奥委会报名表的最后日期
皮艇/划艇
11/8/08-14/8/08
奥运会皮划艇比赛
激流
18/8/08-23/8/08
奥运会皮划艇比赛
静水
关于激流回旋皮划艇中皮艇和划艇的区别
激流回旋:运动员必须在规定的航道内穿越或绕过规定的障碍到达终点,以扣分少者为胜。航道长800米,有人工障碍和天然障碍。人工障碍是宽为90~120厘米的门框,一般设25~30个,比赛时必须穿越每个门框,碰撞或漏穿均要扣分。男、女单人和双人障碍回转均于199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比赛规则:比赛中各艇不得两次抢航;不得越出自己的航道;转弯时,所有艇员均必须绕过规定的所有标志;统计成绩时,以艇首到达终点为准。
第29届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设项
[编辑本段]
皮划艇激流回旋共设4个比赛项目,分别是男子单人皮艇、男子单人划艇、男子双人划艇和女子单人皮艇。
皮划艇项目起源、沿革
[编辑本段]
皮划艇项目分为皮划艇静水和皮划艇激流回旋两个分项,前者是在平静的水道里进行的比赛。奥运会的比赛距离有500米和1000米两种。
皮划艇静水比赛是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一段标志清楚而无障碍的航道。
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运动员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正确无误地通过一段设有水门的湍急河道。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成立于1924年,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员,它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皮划艇运动的团体,目前注册的有五大洲的138个会员国。
皮艇起源于北美洲格陵兰岛上爱斯基摩人用动物皮包在木架子上制作的兽皮船。1865年苏格兰的麦克格雷戈(John MacGregor)仿兽皮船制作了一条长4米、宽75厘米、重30千克的“诺布?诺依”号皮艇,驾艇穿越了瑞典、芬兰、德国、英国。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得到广泛开展。
皮划艇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艇速,艇形不断地改进。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赫曼根据自己的经验,将皮艇制造成鱼形,大大提高了艇速。此后,英国造艇专家弗龙德发现船体越长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纷纷加长船体。
1923年,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组成了一个工作委员会,规定艇的长度为5.2米,宽度为51厘米。
1956年又出现凹形船体。到1960年,横向的凹形轮廓线达到顶点。1964年,国际划联又制定了“无凹面”的规则,使艇设计标准化。但是人们又设计出菱形皮划艇,12年出现玻璃钢艇。近年来,又出现蜂窝结构的碳素纤维艇。
现代静水皮艇是有舵的,比赛时,运动员坐在艇内,面向前方,手持两头带桨叶的桨在艇的两侧轮流划动,依靠脚操纵舵控制航向。
1924年1月,由丹麦、瑞典、法国和奥地利发起,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皮划艇协会”,缩写为I.R.K,拟订代表大会的章程和第一个皮划艇竞赛规则。随着皮划艇运动的广泛开展,各国相继成立皮划艇俱乐部。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成立初期,只规定皮艇静水项目的比赛,随着项目的普及和发展,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在皮划艇静水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激流回旋运动是运动员在规定的水流湍急赛道中通过水门并到达终点,以速度快,罚分少者为胜。
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场地设施
[编辑本段]
赛道长为250~400米。其测量标准是从起点线至终点线之间水道的中间最小值;赛道最小平均宽度8米,水流落差一般大于5米,水深大于0.6米。
热身和放松水域一般在起点区域或终点区域。
赛道中有固定的和可移动的障碍物。根据训练和比赛需要,可以将障碍物组合成多种不同形式。比赛时,赛道中布置18~25个水门。其中一部分是顺水流方向的顺水门,另一部分是逆水流方向的逆水门。其中至少6个,最多7个逆水门,比赛中运动员要不触碰门杆,顺利通过规定的顺水门和逆水门。
水门由两根悬垂的门杆组成。顺水门杆漆成绿白相间,逆水门杆漆成红白相间,最下面的一段均为白色。门宽指两门杆之间的距离,介于1.2米~4米之间。门杆为圆形,长1.6米~2米,直径3.5厘米~5厘米,有足够的重量,刮风时不会有大的摆动。门杆下端距水面约20厘米高,以不被水触动为宜。
运动员在比赛时必须按门编号顺序通过水门。门号牌为30厘米长,30厘米宽,底色为黄或白色,两面用黑漆写上20厘米高的号码。
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比赛器材
[编辑本段]
皮划艇激流回旋的器材共有三种型号,规格尺寸不同。单人皮艇至少长3.5米,宽0.6米;单人划艇至少长3.5米,宽0.65米;双人划艇至少长4.1米,宽0.75米。
艇的最轻重量(以艇处于干燥状态时重量为准):单人皮艇9千克;单人划艇10千克;各种型号的双人划艇均为15千克。艇上的装饰是附件,不是艇的一部分。参赛艇的艇头和艇尾部分的最小半径,水平方向为2厘米,垂直方向为1厘米。艇上不允许装舵。
皮艇是带舱盖的艇,运动员坐在舱内用双叶桨划动;划艇不是带舱盖的艇,运动员跪在舱内用单叶桨划动。
激流回旋项目比赛规则
[编辑本段]
出发规定
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出发区准备就绪,取静止出发方式,由一名扶船员帮助出发。预赛出发顺序由国际划联根据运动员的世界排名确定;半决赛的出发顺序根据预赛成绩确定;决赛的出发顺序根据半决赛成绩确定,成绩好的后出发。
通过水门、罚分与漏门等规定 运动员必须按照水门号码顺序和标出的正确方向通过各个水门。水门的设置由总裁判长、裁判长、技术组织者、和赛道设计者确定。运动员的整个头部及艇身全部或部分通过水门杆之间连线,艇、桨及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触及门杆并以指定方向通过水门时,视为正确通过,不罚分;如运动员艇、桨或身体在通过水门时触及门杆,视为碰杆,罚2分;如运动员没有通过指定水门或方向错误,视为漏门,罚50分。
比赛过程中桨折断或丢失时,运动员只能使用艇上的备用桨。当艇底向上,运动员(C2中任一运动员)脱离艇时可视为翻艇。
计算成绩和公布成绩
两轮比赛时间(以秒为单位)+罚分=成绩。每轮比赛成绩计算方法:
比赛时间:2′20〃82=60+60+20.82=140.82,
罚 分:2+2+50=54,
总 计:194.82秒。
运动员在比赛中脱离艇则被取消该轮比赛成绩。
观赛礼仪及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
皮划艇比赛是一项能够给人很大美感和愉悦享受的运动,它既有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也有运动员完美发挥技术时展现的运动之美和韵律之美。所以观众在观看比赛的时候,应当动静结合。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的主要看点在于欣赏激流中人与自然的搏斗以及运动员如何运用自己娴熟的技巧和坚强的毅力穿越激流,战胜复杂多变的环境。
观看比赛的时候,观众能欣赏到运动员矫健的体形,有力的动作,漂亮的舟艇在激流中划过的轨迹。再加上人体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三大要素,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皮划艇比赛因为在室外进行,加上水的反光作用,观众一定要注意防晒并进行适当的防暑降温的保护。
第29届奥运会皮划艇项目比赛时间、地点
[编辑本段]
第29届奥运会皮划艇比赛将于2008年8月11日~23日在北京市顺义区潮白河畔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行。
奥运皮划艇项目名人堂
[编辑本段]
迈克尔-马蒂坎(Michal Martikan) (皮划艇 斯洛伐克)
三面激流划船金牌得主
生日:19年5月18日
出生地:利普托斯基密吉拉市,斯洛伐克
国籍: 斯洛伐克
项目: 皮划艇
参加奥运会时间: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
2004年希腊雅典夏季奥运会
奥运成绩:
金牌1 枚
银牌 2枚
迈克尔-马蒂坎16岁的时候就成为最年轻的激流划船世界冠军。三个月后,17岁的马蒂坎参加了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在第一轮比赛后,他名列第六,但随后他战胜卫冕冠军,夺得金牌,他也成为斯洛伐克独立后,第一位夺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马蒂坎作为激流划船的金牌的热门争夺者,在资格赛中取得最高分,但是在决赛中,他表现不够好,第一轮后,仅名列第五,在第二轮比赛中,他动作完美,并用时最短,成功的夺取银牌。2004年,马蒂坎第三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在资格赛中,他名列第一,金牌垂手可得,在第二轮比赛后,他的得分依然领先,但是录像回放发现,他在比赛中触杆,这样最终以0.12秒的劣势屈居第二,夺得银牌,他也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获得三枚激流划船项目金牌的运动员。
皮划艇项目分为皮划艇静水和皮划艇激流回旋两个分项,前者是在平静的水道里进行的比赛。奥运会的比赛距离有500米和1000米两种。
皮划艇静水比赛是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一段标志清楚而无障碍的航道。
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运动员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正确无误地通过一段设有水门的湍急河道。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成立于1924年,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员,它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皮划艇运动的团体,目前注册的有五大洲的138个会员国。
皮划艇的起源、沿革
皮艇起源于北美洲格陵兰岛上爱斯基摩人用动物皮包在木架子上制作的兽皮船。1865年苏格兰的麦克格雷戈(John MacGregor)仿兽皮船制作了一条长4米、宽75厘米、重30千克的“诺布?诺依”号皮艇,驾艇穿越了瑞典、芬兰、德国、英国。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得到广泛开展。
皮划艇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艇速,艇形不断地改进。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赫曼根据自己的经验,将皮艇制造成鱼形,大大提高了艇速。此后,英国造艇专家弗龙德发现船体越长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纷纷加长船体。
1923年,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组成了一个工作委员会,规定艇的长度为5.2米,宽度为51厘米。
1956年又出现凹形船体。到1960年,横向的凹形轮廓线达到顶点。1964年,国际划联又制定了“无凹面”的规则,使艇设计标准化。但是人们又设计出菱形皮划艇,12年出现玻璃钢艇。近年来,又出现蜂窝结构的碳素纤维艇。
现代静水皮艇是有舵的,比赛时,运动员坐在艇内,面向前方,手持两头带桨叶的桨在艇的两侧轮流划动,依靠脚操纵舵控制航向。
1924年1月,由丹麦、瑞典、法国和奥地利发起,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皮划艇协会”,缩写为I.R.K,拟订代表大会的章程和第一个皮划艇竞赛规则。随着皮划艇运动的广泛开展,各国相继成立皮划艇俱乐部。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成立初期,只规定皮艇静水项目的比赛,随着项目的普及和发展,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在皮划艇静水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激流回旋运动是运动员在规定的水流湍急赛道中通过水门并到达终点,以速度快,罚分少者为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