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缺席中美半决赛了吗-郎平缺席中美半决赛
女排教练郎平逝世原因
女排教练郎平逝世原因,郎平没有去世,郎平刚刚离开了中国女排。相关内容如下:
1.功不可没
郎平对中国女排是功不可没的,但现在需要年轻的主教练顶上来,所以郎平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职位,也顺理成章。其实,中国女排从2015年到2019年,主力框架没变吗?
惠若琪,徐云丽,杨方旭,魏秋月,陈展,林莉,杨珺菁,都先后淡出了郎导执教的国家队。之所以被不少人诟病的七仙女首发,难道不是中国女排更新换代,国内球员较合理的组合方式吗?
兵败东京,并不是首发不首发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没人能够顶起朱婷、颜妮在场上的作用。中国女排有太多的逆转精典比赛,黄金一代的中俄大战,里约的中巴交锋,为什么到了东京就不行了呢?
甚至反被对手逆转,中美之战三局都有获胜的希望,准确的说,场上的球员,还无法达到朱婷颜妮的作用。虽然排球的精髓我们观众不是很懂,但却多少懂得吐故纳新,更新换代,新老交替的道理。
2.培养新人
如果我们把胜利押在一名队员和几名队员的身上,如被对手破解便是万劫不复,难以取胜。其实,就不是培养不培养新人的问题,朱婷她们就够新的了。
要知道郎平任教后,虽然朱婷是主攻但是没有提到特别重要地位因为队里有老队员在,以后朱婷地位逐渐被提升直至队长职位。而这次失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队员都不在了,新队员没有凝聚力,她们可能想自己胜于考虑团队。
3.团结战胜一切
客观的说郎导功劳还是有的,成败得失也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不以成败论英雄!理性分析失败的原因,才能在女排世界立于不败,只有团结才能战胜一切!
郎平是中国女排最好的教练,把女排从三流球队带到世界顶尖球队,虽然东京的失利,也不能否认郎平对女排的贡献。
郎平的遭遇告诉所有中国体育人,急流勇退,见好就收的重要性!女排精神就是在波浪中,打磨出来的永不怕输精神!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行,在高处向下一个更高处奋斗。
郎平七连冠教练是谁
没有七连冠,是五连冠。女排连续夺得了五次女排世界冠军。老女排中,只有梁艳是唯一一个参加了全部五连冠的队员,郎平没有参加最后一次比赛。主教练前3冠是袁伟民,第4冠是邓若曾,第5冠是张蓉芳。
首次夺冠:1981年 第三届世界杯 日本
1981年 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
的身份,参加了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比赛用单循环制,经过了7轮28场激烈的比赛,1981年11月16日, 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奖”,孙晋芳获“最佳运动员奖”、“最佳二传手奖”、“优秀运动员奖”,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1年11月,中国队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以七战七捷的佳绩,首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这是11月16日,首次登上冠军领奖台的中国女排队员笑逐颜开。
两连冠:1982年 第九届世锦赛 秘鲁
中国女排带着一场负分进入复赛,形势十分严峻。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 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此后中国女排又以3比0战胜前苏联队,杀入四强。并最终在与东道主秘鲁队的冠亚军决战中以3比0完胜,获得本届锦标赛冠军。
三连冠:年 第24届奥运会 洛杉矶
8月3日预赛的最后一场对美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以l比3失利。半决赛中国队以3比0轻取日本后,8月8日的中美决战上中国女排丝毫没有受到小组赛失利的影响,以3比0完胜对手,取得了“三连冠”。
四连冠:1985年 第四届世界杯 日本
在这次世界大赛中,中、古之战是世人注目的焦点。赛前双方均以3比0击败了实力雄厚的前苏联队,因此这场比赛可谓本届比赛的冠军争夺战,最后中国女排以3比1获胜。邓若曾获“优秀教练员奖”;郎平获“最佳选手奖”及“优秀选手奖”;杨锡兰获“最佳二传奖”及“优秀选手”奖;郑美珠获“优秀选手”奖。
五连冠:1986年 第十届世锦赛 捷克斯洛伐克
当年9月,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在极为困难的情形之下出征,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以8战8胜的出色战绩,蝉联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在本届锦标赛上,张蓉芳获得“最佳教练员奖”,杨锡兰获得“最佳运动员奖”和“最佳二传手奖”,杨晓君获得“最佳一传奖”。
郎平怎么评价夺冠
郎平怎么评价夺冠的呢
随着院线的全面复苏,《夺冠》终于在十一黄金周与观众们见面了。
关注这部作品的筒子们都知道,**原名《中国女排》。
八十年代,
中国女排豪取81、85世界杯,82、86世锦赛以及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金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女排五连冠”。
千禧年后,
中国女排勇夺03、15、19世界杯以及04、16两届奥运会金牌,至此中国女排也正式成为了拥有十冠的“排球女王“。
而这部刚刚在双节上映的《夺冠》,正是记载了女排姑娘们三十年的夺冠之路。
这部影片当初要冲击的是贺岁档的“冠军”,
要“夺冠”的《夺冠》有两大杀手锏:高配置+好题材。
为何说配置高?
导演陈可辛,人送诨号“撸奖狂魔”,拿到手软的大小**奖项足见其功力。
女主巩俐+男主黄渤,一位是“国际巩皇”,一位是“100亿影帝”,合体出镜的票房号召力也无需赘述。
于此同时,影片还力邀2016年女排夺冠阵容强势加盟,跨界助演。
毫不夸张的说,这套班子在文体二界都堪称顶配!
为何说题材好?
对于华语**来讲,体育竞技类作品一直是短板。
乒乓球“无人能赢”,写了剧本恐怕没有戏剧冲突,悬念不够。
足球“无人能赢”,写了剧本恐怕也无人接盘,投资不够。
放眼各条体育战线,中国女排绝对是最完美的创作题材。
兴衰沉浮有噱头,集体个人故事多。这种绝佳题材扔在国外,恐怕续集都拍出五六部了。
纵观《夺冠》全片,陈可辛导演一共展现了三个关键的“女排时刻”。
片中第一个里程碑,即198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中国VS日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彭昱畅饰演的小陈以陪球教练的身份,被借调到了位于福建漳州的中国女排训练基地。
在这里,他结识了女排姑娘们。而年龄最小的球手,正是郎平。
那时,改革开放则刚刚拉开序幕。那时整个中国都被打着落后的标签,体育也不外如此。
所以,女排的姑娘们想赢!
在第一个故事里,《夺冠》相当真实的反映了八十年代中国女排训练和比赛的经历。
当得知国外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演练战术的时候,教练直接下令把球网升高了15cm;
为了模拟大赛实战,女排对内直接协调国内最剽悍的江苏男排充当陪练;
全年无休是日常安排,带伤训练是家常便饭。
简单总结起来一句话:别人拼科技,我们拼命。
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女排姑娘们硬是在当年力克如日中天的日本女排,并在1981-1986年实现五连冠。
应该说80年代这几场大赛经历,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女排的高光时刻。
《夺冠》的导演陈可辛一直以“镜头写实+故事细腻”著称,而且尤擅典型人物的情感素描。
《甜蜜蜜》、《投名状》、《亲爱的》,虽然各个作品题材和类型差异极大,可是你会发现陈导的剧中人物都会和观众产生激烈的情感共鸣。
而老女排故事里最能调动观众情绪的,则一定是“铁榔头“郎平。
陈可辛非常讨巧的邀请到郎平的女儿白浪来饰演年轻时期的郎平。
可让他和郎平本人都没能想到的是,白浪在和吴刚、彭昱畅两位新老戏骨飙戏时竟然毫不怯场,还把球员时期“铁榔头“的霸气劲头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这段故事中,有一场郎平成功完成蹲举的戏份。
白浪在拍摄这个桥段时,训练动作和扔下杠铃之后的情感宣泄一气呵成,一条片子就达到了陈可辛的预期,当时整个剧组都被白浪的真实演技打动了。
引用老戏骨吴刚的评价:白浪把她妈妈的那种瞬间爆发的精神已经完全展现了银幕上了。
片中第二个里程碑,即2008年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国VS美国。
关注女排的筒子们应该都记得,那年中国队输了。
输在了郎平带领的美国队手下。
当年因为这场比赛,郎平完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2008年奥运会开在我们的家门口,全国人民都期待着女排姑娘们的完美表现。可这一切都被郎平和美国队击碎了。
一时之间,郎平饱受攻讦。
各种恶评接踵而至,一位体育教练显然背负了与其身份并不相符的骂名。
而在《夺冠》中,导演也如实的复刻了这段往事。
包括赛前中美两队教练的私下沟通,包括了郎平本人的心路历程。
这个段落在《夺冠》中相对简短,却完美的丰满了“郎平“在转型教练之后的人物角色。
不得不说,“巩皇“在片中的台词不多,可表现依然无可挑剔。
寡言少语却能气场全开,身临沙场依旧闲庭信步。纵观整个华语影坛,能把郎平教练这种磅礴气势拿捏到位的女演员,恐怕也就属巩俐了。
除了气场相似以外,巩俐对于“郎平“这个角色的细节拿捏也绝对到位。
郎平全身伤病众多,用片中的话说:她是60岁的心脏,80岁的骨骼。
因为手指有伤,所以郎平在布置战术时,小手指总是向上翘起显得有些僵硬。而这些细节都被巩俐展现的入木三分。
片中第三个里程碑,即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淘汰赛,中国VS巴西。
其实自2013年,郎平就开始担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而刚一接任,郎平就力排众议,提出了三项大型改革方针。
一、扩大女排编制;
二、聘请海外教练;
三、打造不同阵容。
只要谈及改革,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肯定会受到外界的质疑。
而片中的郎平则是把这些都完完整整的经历了一遍。
即使到了里约奥运会前夕,依旧没有人看好女排的姑娘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她们首场比赛就会被淘汰,打道回府。
不过后面的故事,因为年代很近,影迷和体育迷们肯定记忆犹新。
女排姑娘们在险胜东道主巴西女排之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了奥运会女排的金牌。
在番茄看来,第三个女排故事是最为振奋人心的一场。16年女排原班人马集体出镜,真实还原了和巴西队的比赛经历。
不仅如此,惠若琪、张常宁、朱婷、丁霞等主力队员还将当时比赛的心路历程完整的呈现给了观众。
《夺冠》,豆瓣评分7.3,截至目前票房已经破五。
客观的讲,目前这部**在网上的风评有着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女排故事震撼人心且极具泪点。陈可辛导演选择以丰碑人物郎平为视角,在她的见证下,女排兴衰的三十年往事被徐徐拉开序幕。
可另一方面,有网友吐槽全片缺乏有效的情绪递进和情感共鸣,导演略显急迫的“炒旋律,熬鸡汤“引发不少影迷不满。
其实在番茄看来,陈可辛导演有自己说不出的苦衷。
在《夺冠》上映之前,更名、撤档、署名的风波一直都没断过。
但番茄愿意相信:如果没有外因的干扰,陈可辛导演或许会贡献出一部更有质感的体育**。
即使是这样,《夺冠》依然称得上是国内体育题材的新高度。
因为“中国女排”在国人眼里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竞技队伍,而是一种引以为豪的强者精神。
最后要提一下,《夺冠》中有一个桥段把番茄看哭了。
在1981年中日女排对决中,当时的女排7号在那场比赛中因为发力不慎导致腰伤复发。
可当比赛进行到白热化时,主教练需要向郎平布置战术。
而这个时候,前一秒还俯卧在场边的女排7号,下一秒已经顶替郎平出战,坚韧的站到了赛场上。
这位女排7号,名叫陈招娣。
陈招娣出生于杭州西子湖,虽然名字起的软糯,可她的性子却是出了名坚韧。
在队里她有一个比“铁榔头“还响亮的绰号——独臂将军。
据郎平回忆,当时以陈招娣的腰伤情况,恐怕稍有不慎就会让整个职业生涯报销,更严重的话会直接瘫痪。
可为了赢,
陈招娣,还是毅然决然的站在了赛场上。
在**后半段,巩俐有一句台词: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这句台词可能是郎平本人的原话,也可能是陈可辛导演的个人意志,可是番茄觉得说的一点没错。
另外,番茄想说:或许我们的内心可能不够强大,但是我们的内心足够坚定。
“中国女排”不是某一个人的不是一个人的意志,而是集体力量的最好彰显。
在这个集体中,除了“铁榔头”郎平、“独臂将军”陈招娣,还有“铁姑娘”曹慧英、“怪球手”张蓉芳、“场上灵魂”孙晋芳、“钢铁将军”陈亚琼、“天安门城墙”周晓兰、“功勋主帅”陈忠和、“五冠教练”袁伟民、“小苹果”袁心玥、“常公主”张常宁、“北长城”颜妮、“MVP收割机”朱婷等等。
就是在中国女排几代人的拼搏下,才铸就并传承了这闪光、坚定、不朽的女排精神。
输赢不是比赛的全部,
但是女排要赢,中国要赢。
郎平霸气回应美国雪藏主力,朱婷笑对被打眼睛,心疼对手温暖人心
在以3-0横扫美国女排后,中国女排以7连胜结束了世界女排联赛。美国女排是本次联赛的领头羊,此前14战保持全胜,却被中国女排轻松横扫,多少出人意外。有挑剔的球迷就认为这是因为美国雪藏部分主力放水,中国女排就算赢了意义不大,郎平对此则是霸气回应。
因为提前晋级世联赛4强,美国女排面对中国女排是否主力尽出,在赛前就有猜测。结果,美国主帅基拉里雪藏了拉尔森、主二传、自由人等3位主力,而郎平则派出了朱婷、张常宁、颜妮、袁心玥、龚翔宇、丁霞、王梦洁组成的全主力阵容,结果就是中国女排3-0吊打美国队,打破对手不败金身。
在朱婷等6大主力归队后,以最强阵容出战的中国女排保持全胜,可惜二队在前三周挖坑过大,最终还是没能进入4强。有质疑者就指出中国女排没能闯进4强,美国女排放水被横扫,也没啥值得高兴的。 郎平则表示:“不管对手怎么考虑,我们派主力,全力跟她们打!”
不管对手,以我为主,全力打击美国女排,这就是郎导的霸气态度。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与美国队就在同一小组,先地打击给对手留下阴影,也是布局的一记先手。这场中美之战有个小爆点,就是朱婷被阿金拉德沃的暴扣打中眼睛,脸上红了一大片,让球迷十分心疼。
根据队报报道,朱婷笑呵呵地回应了此事,让人意外的是:她反而心疼起被她“打”过的对手:“当时确实疼坏了,我还想呢,之前我打别人的时候,人家也是这么疼……”看到朱婷如此暖心,球迷纷纷表示不愧是女排第一巨星,球技高人品好。
知道球迷关心伤情,朱婷赛后也是晒出了笑容满面的照片,表示:“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很好。”在结束所有比赛后,中国女排离开意大利,回国备战最重要的东京奥运会,也希望参赛队员都能远离伤病,保持好状态!
郎平为什么几次强调:国家队里没有主力、替补之分?
与陈忠和时代?铁打的7仙女?相比,郎平确实在比赛中模糊了球员的主力、替补之分,她更多的是强调球员技术的全面性以及根据不同对手、现场状况来选择不同的球员上场。郎导在接受央视访中的原话为:?球队中有几个人是绝对的主力,其他的没有主替之分,只有先发和后发的区别,谁的状态好谁上。?
每支球队都会有主力核心框架,根据比赛状况会临时调整个别位置球员。
排球作为一个集体项目,还是非常讲究团队配合的。像美国、巴西、塞尔维亚、意大利等强队都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主力核心框架,中国队亦是如此。朱婷、袁心玥、丁霞等主力球员不可能在重大赛事中坐冷板凳,而选择姚迪、王媛媛、杨涵玉等替补球员首发。?
1.主替之分要看球员状态,对手不同阵容不会一成不变。古人讲用乒之道在于?诡也?。出其不意,此乃兵家之胜。郎平更是擅长此道集大成者,郎平对于排球的理解、对阵容的合理搭配以及对现场比赛的把握都有超出常人的地方。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面对实力超群的巴西女排,中国队势必要生死一拼。然而,主力球员惠若琪进攻状态不佳,前排频频被拦。这个时候郎平换上了第三主攻替补刘晓彤。
刘晓彤在4号位、后三进攻的突破完全打活了这一点,让巴西猝不及防。如果把惠、刘二人作比较的话,惠若琪早在伦敦奥运周期搭档王一梅就坐稳了国家队主力,而刘晓彤甚至是只能在女排大奖赛分站赛这种级别的赛事中得到首发机会。那在这场比赛中,刘晓彤、惠若琪谁又算是主力,谁又算是替补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郎导的那句话:?谁的状态好谁上。?
2.球员个人技术特点不同,先后和后发是球队战术需要。亚洲球队与欧洲相比,更加讲究球员之间的战术配合。中国女排除了朱婷的强攻能达到世界级之外,像张常宁、李盈莹也都是靠个人的技术特点来打球。如果张、李二人具备埃格努、博斯科维奇那样的强攻突破能力,也就无所谓先发、后发了。现实情况是,她们恰恰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在首发阵容的攻守搭配上,郎平一直是用?朱婷+张常宁?,即便是2018年世锦赛期间张常宁受膝伤影响,进攻全无为了保证全队的一传,她还是坚持让张常宁首发。?
而到了中美大战,中国队的落后的局面下,如果不增强前排的进攻,那仅靠朱婷一个强攻点显然是不够的。李盈莹上场后她的发球、进攻完全打乱了美国的拦防布置,左手扣球的线路、节奏与张常宁截然不同。如果让李盈莹来先发的话,一个是一传能否顶住,另一个她的特点被美国队提前适应,那中国队就会面临更加被动,甚至是无人可换的局面。因此,先后和首发也是根据球员特点、球队战术需要的一种安排。?
3.不同级别赛事选择不同首发阵容,有利于年轻球员得到快速成长。陈忠和用的是一套阵容打天下,替补球员上场的机会很少。这里边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力队员像冯坤、赵蕊蕊、周苏红确实要比宋妮娜、陈静、李珊实力更强;另一个也是为了球队拿到更好的成绩,即便是亚锦赛、女排大奖赛?黄金一代?也是全主力首发。而郎平为了培养年轻球员,她在不同的赛事里取了不同的首发阵容。
像刘晏含、郑益昕等替补球员都有担任队长出征南京总决赛、瑞士女排精英赛的经历。对于一些低级别的比赛或商业比赛,磨合不同阵容、提高球员的技术全面性,甚至都是以牺牲球队成绩为代价的,这个魄力是其他教练所不能比的。而对于世界杯、奥运资格赛这样的大赛,郎平还是坚持以攻防更为流畅的首发阵容为主的。?
主力、替补之间的不同组合混搭,让球队的板凳深度得到更好的提升。
中国女排从里约奥运再到东京奥运2个周期,之所以没有出现新老交替之间实力的明显下降,一方面是?朱袁张?等主力框架仍在,另一个像龚翔宇、李盈莹等年轻球员进步的速度很快,中国队的板凳深度一直在提高。?
1.多套阵容的磨合搭配,让多名球员从替补跻身主力。实际上,主力和替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球员之前的主替之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像现在的主二传丁霞,曾经都位列于魏秋月、姚迪、王娜、李慧之后,然而正是她在一些比赛中的锻炼和成长,最终靠自身实力坐稳了首发二传的主力位置,2019年更是首度荣膺世界杯最佳二传。像老将颜妮也是从亚锦赛、女排大奖赛等一些低级别的赛事,最终逆袭坐稳主力副攻的。
龚翔宇、王梦洁更是凭借稳定的发挥,挤掉了曾春蕾、林莉,入围首发7仙女。多套阵容的搭配,也从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主力与替补之间的差距。像2019年南京总决赛刘晓彤搭档刘晏含,两个人恰好能够发挥其本人的强项;而去年联赛,朱婷搭档李盈莹,更使得李盈莹的一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长。?
主力和替补是一个竞争的关系,也是一个融合的关系。郎平通过集中集训、实战锻炼等方式在不断地减少主力与替补之间的实力差距,让中国队整体水平一直位列强队之列。
郎平执教美国队时的经典语录
导语:曾经备受期待的?和平大战?(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和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终于在北京奥运会的小组赛上演,而且正像大家所设、担心的那样,郎平率领美国女排击败了中国女排。争论就此产生。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郎平当时所说的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中国排球教练能够 ?出口?到传统的体育强国美国,我觉得是一种荣耀。在中国,也有很多外教。那么中国教练执教外国球队,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针对聂卫平所说的?我就搞不懂,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为国效力,非得出国去执教其他球队?自己人把自己人打赢了,很有意思吗?别忘了,你们是中国人?,郎平做出上述回应。
?体育就是一种,大家应该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输赢。不要总是把体育上升到爱不爱国的高度。?
――当美国女排击败中国女排后,面对质疑声,郎平平静地表示。
?我对这支球队的了解,和中美之战的最后结果并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我在每次比赛之前都把对手了解得很细致,赛前也做了很周密的部署。?
――中美之战后,中国队员赵蕊蕊在谈到失败原因时表示,美国队的主教练是郎平,她对我们太熟悉了。由此再度引发争论,郎平做出如此解释。
?我不希望渲染?和平大战?,我就是个老北京,只是这些年我的家乡发展太快,以至于我每次回来不依靠GPS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但我也不会说?只要打出水平,打出高质量的比赛就行了?这样虚伪的话,因为成绩也很重要。?
――对于?和平大战?的说法,郎平从不认同。
?天天那么大的运动量怎么可能hy呢?所以你问我的训练有无中国特色?我感觉好像没有。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严格,她们每天训练完都挺高兴的。她们从不认为锦标是最重要的,她们最常说的是?Ididmybest(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而我们中国人一直挂在嘴边的是 ?一定要拿冠军?,仿佛拿了亚军都是失败。另外,这群美国姑娘非常自立,喜欢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这和中国截然不同,在中国教练有绝对的权威,教练告诉队员怎样做,队员就会去做。可她们不是,想轻易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们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让她们认可我的想法,需要过程。她们先跟我discuss(讨论),然后会去try(尝试),尝试过了,觉得我的正确,才会接受我的做法。有时候她们不听我的,比如一个动作或者战术,等她们尝试一圈,发现我的更好时,才能认可。因此,我在制定训练时,必须要根据她们的思维方式,还要等她们尝试。?
――郎平谈论中美差异和快乐训练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