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门赛事

宾德拉北京奥运会

宾德拉的个人经历

宾德拉北京奥运会

宾德拉19年才开始射击训练,同年即开始参加比赛,2006年一鸣惊人夺得世锦赛男子10米气冠军。2008年夺得奥运会男子10米气金牌。

宾德拉居住在昌迪加尔,父亲A.S.宾德拉是名商人,父母慷慨解囊确保自己的儿子在整个射击生涯中都能获得最好的训练和最好的装备。

参加2000年奥运会时,他才17岁,是比赛中最年轻的射击选手,也是各项比赛中代表印度参赛的最年轻运动员。他在2001年获得了Rajiv Gandhi Khel Ratna奖,该奖是男女运动员最高的个人荣誉。他是一名真正的职业选手,每天训练九个小时,包括两个小时的伸展和慢跑。

2001年世界杯德国站10米气第三名;

2003年世界杯德国站10米气第三名,韩国站10米气第四名;

2004年奥运会10米气第七名;

2006年世锦赛10米气冠军;

2007年世界杯泰国站10米气第七名,总决赛第八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金牌。

“金手指”撼动朝野

宾德拉最后一枪的声响在北京射击场可能没有多少人听见,但震动了10亿印度人的耳鼓,至今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回响在印度人的耳畔。当时本刊记者也在电视前观战,记者发现直播该项目比赛的印度国家电视台评论员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宾德拉创造了历史。”记者随即转换到印度的其他电视新闻频道,发现所有新闻频道都中断原有的节目,插播宾德拉“创造历史”的画面。直到现在,印度各电视媒体新闻频道还在不时播出宾德拉夺冠的画面,“印度为你骄傲”的大字不时闪现。估计,这个经典画面将永远驻足印度电视媒体。

北京奥运会开赛头两天,印度电视媒体对奥运会报道非常少,这主要是因为印度的选手在前两天的比赛中总是带给人们失望的消息,不是出局,就是败北。宾德拉的夺冠仿佛给印度电视媒体打了一阵,所有的新闻频道都连续不断地播放宾德拉领奖的画面,所有的报道都称宾德拉是印度的骄傲。电视画面下方不停地滚动着观众对宾德拉夺冠的手机短信和电话反馈,很多观众都说,8月11日是印度最伟大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印度获得首枚个人奥运金牌,印度人民为宾德拉感到骄傲。

印度总统帕蒂尔和总理辛格在他夺冠一个小时之内便分别向他发去贺电,祝贺他表现出色,为印度赢得荣誉。印度体育部长吉尔也向他祝贺说,整个印度都为宾德拉感到振奋,宾德拉开启了印度体育的新时代。印度奥委会卡尔马迪激动地表示:“今天我们见证了历史,这是印度体育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物质奖励源源不断

印度朝野不仅向宾德拉毫不吝啬地致以英雄般的赞美,还向宾德拉源源不断地送来丰厚的物质奖励。就在宾德拉夺冠当天,他所在的邦旁遮普邦就向他开出1000万卢比(1美元约合43卢比)的奖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其他邦也都纷纷给予他100万至500万卢比的奖赏。一些企业和社会团体也紧随其后,如印度裔钢铁巨头米塔尔宣布给予宾德拉1500万卢比的奖励,印度钢铁公司也向他颁发了50万卢比的奖金,印度板球管理委员会也给予他250万卢比的奖励。

据宾德拉的父亲介绍,就在宾德拉夺冠当天,宾德拉收到的奖金就有2000万卢比以上。他要奖励儿子一套价值20亿卢比的五星级酒店,该酒店现在正在修建之中。酒店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归宾德拉。印度各界都是尽其所能向宾德拉“颁奖”。如印度铁道部长亚达夫就宣布,宾德拉是铁道部的贵宾,可终身免费乘坐带空调的一等火车车厢。有的酒店表示,无论宾德拉什么时候下榻,都可以免费入住总统套房。印度有媒体预测,除了各种优待措施之外,宾德拉可能会得到来自各界至少2亿卢比的金钱奖励。

父亲全力培养

宾德拉生于1982年9月28日,是印度西部农业大省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人,父亲是印度最大的射击产品出口商人。也许是受父亲工作的影响,也许是自己有着射击方面的天赋,宾德拉很小就表现出对射击的爱好及令人刮目相看的射击水平。在他7岁的一天,宾德拉把一个空水瓶放在佣人的头顶,然后他后退几步,等父母明白过来他要干什么时,他已经叩动了玩具的扳机,让父母倒吸一口冷气的是,瓶子中弹跌落,佣人毫发无损。

15岁时,宾德拉的射击水平已经是闻名乡里,为了让他更上一层楼,他的父亲为他重金聘请教练,开始进行专业训练。他的父亲还为他专门建立了一个私人射击场,该射击场非常奢华,不仅有中央空调,还有7套枪、多套射击服和用之不竭的,而且,所有8个靶位运输系统全部由电脑控制。有专业人士称,这个私人射击场和世界一流的射击场处于同一水平,远比印度国家射击场设备先进。

殷实的家庭以及父亲的全力培养固然是宾德拉走到今天的重要因素,但他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是改变印度体育史的主要原因。他每天训练7个小时,经常挥汗如雨,还要再做两小时的拉伸和慢跑。在2000年他代表印度出征悉尼奥运会,当时他是印度奥运军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打破男子10米气的奥运会纪录,但没有获得奥运会奖牌。

从雅典奥运会回来之后,宾德拉积极为北京奥运会备战。在2006年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举行的世界射击锦标赛中,宾德拉获得男子10米气项目冠军,并由此取得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由于受伤病所累,他错过了当年举行的多哈亚运会。过去一年来,他远离公众的视线,进行封闭式训练。据他的教练介绍,宾德拉最近一年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刻苦训练,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北京奥运会夺冠,他的每根神经都聚焦在这个目标上,他的每次呼吸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宾德拉的父亲说,宾德拉是一个沉默的杀手,他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展示自己的力量。

印度体育因他改变

印度首次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是在1920年,从此之后,每届夏季奥运会都有印度代表团的身影。到雅典奥运会结束为止,印度在奥运会上共获得15枚奖牌,其中11枚是由男子曲棍球队夺得的。印度男子曲棍球队共获得8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雅典奥运会上,印度射击选手拉托尔获得男子双多向飞碟项目的银牌。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印度一名自由式最轻量级男选手获得铜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印度网球选手佩斯获男子单打第三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印度举重选手卡纳姆·玛利斯瓦里获女子69公斤级第三名。印度男子曲棍球队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之后便雄风不再,在后来的奥运会上没有任何斩获,这次连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也没有拿到。此次曲棍球项目丧失奥运会参赛资格,不仅是印度历史上首次无缘奥运曲棍球项目,也极大地打击了印度奥运代表团的夺金。

印度虽然人口众多,幅员广阔,但在体育上一直戴着一个“弱国”的帽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承受体育事业的巨大支出。据报道,印度长期积贫积弱,导致在体育方面的投入很少,运动员缺乏像样的训练场所,学校里也不重视体育素质的培养。二是天气常年炎热,不适合室外运动。印度许多地区终年高温,许多室外运动项目无法长期开展。三是文化使然。印度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与竞技体育一决高低的精神相违背。印度最常见的运动项目是瑜伽,瑜伽以静坐和冥想为主,很少激烈的运动。四是印度人认为学习是人生正道,从事体育没有前途,因此,大多数家庭不鼓励孩子从事体育训练,致使印度体育事业发展缺乏基础。

宾德拉在北京射击场上的最后一声枪响点燃了印度人的体育,激发出印度人前所未有的奥运梦想和对体育竞技事业空前的想象力。就在宾德拉夺冠当天,他的家乡昌迪加尔市一家商店就卖出65支气。根据该市具有专业气步资格的阿胡笳公司经理拉维·阿胡笳介绍,该公司几家商店多年的存货这几天一售而光,而且还接到许多订单。该公司今年头7个月共卖出400支气,预计未来4个月可以卖出2000支气。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各地的父母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孩子扯着他们的衣袖让他们赶紧买一把气,以便尽快练习射击,争取像宾德拉那样成为众人瞩目的英雄。

报道称,印度很多孩子开始对射击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多家长也开始鼓励孩子练习射击,宾德拉所在的旁遮普邦已经开始对破旧的射击场馆设施进行修缮,其他各邦也开始兴建和升级射击场馆,并对射击运动员给以资金上的扶持。《印度时报》评论指出,射击将会很快风靡印度,由此将不难预见印度的射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有分析人士指出,宾德拉夺冠让印度人第一次真切地品尝到了奥运金牌的滋味,从而也体会到奥运的快乐所在。人们从心理上第一次开始参与奥运会,相信在这种普遍性的心理参与下,印度的体育事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印度的奥运金牌也将一块接一块,现在,很多印度人就开始做起在奥运金牌榜赶超中国的梦了。

朱启南的感动事例

为朱启南的银牌予以掌声

8月11日,中国选手朱启南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赛中以699.7环的成绩夺得银牌,印度选手宾德拉夺得冠军。(8月11日中国新闻网)

男子10米气是中国队的强项,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金牌都被中国揽进囊中,朱启南作为上届奥运会的金牌得主,一直保持着高水准的竞技状态,不但在世界杯分站赛中不断夺冠,而且资格赛成绩稳定在598环以上。此次家门口出战,人们对其夺冠的呼声最高。

10米气比赛难度相当大,是个充满变量的项目,夺取冠军除了扎实的功底之外,存在不少技术范围外不受控制的因素。即使再优秀的运动员也不能保有百分之百的拿金牌,该项目比赛强手如林,环环相争,“黑马”不断,从以往不少夺金希望很大,而与之失之交臂的事例看,谁也不能肯定的说就是“常胜将军”。

此次宾德拉以700.5环获得冠军,朱启南与之相比只差0、8环,据说0.1环的优势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的差距,由此可见,朱启南风依然,总体来说发挥正常,尽了最大的力。

赛前众人对朱启南夺冠期望值很高,这是对朱启南的一种信任,是对其的一种鼓励,最终结果虽然没有获得第一,但是仍然值得称道,不论是朱启南还是其它运动员,只要有勇气站在赛场上,就是强者,不论拿不拿到金牌,都同样是胜利者。

朱启南之所以在领奖台上眼泛泪光,也许是为没有取得最佳成绩而感到自责,这种泪光是一种姿态,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观众,我们不仅不为朱启南感到遗憾,而且还应为朱启南给予掌声,银牌和金牌虽说份量不同,但“夺取金牌不易,要继续夺取奖牌更难”,朱启南已经尽了力,已经增了光,因而同样值得称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