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奥运资讯

萨尔瓦多vs美国预测-萨尔瓦多vs智利

阿连德社会主义又称“智利道路”,阿连德社会主义是怎么回事?

萨尔瓦多vs美国预测-萨尔瓦多vs智利

1970年智利大选中,由社会党、激进党、***、社会民主党、统一人民行动运动和独立人民行动等6个党派组成的“人民联盟”的总统候选人、社会党***萨尔瓦多·阿连德当选为总统。阿连德就任总统后自称:“我的政府将不是的”,而是要“通过民主、多党制和自由的方式走向社会主义”,他说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第二种模式。

他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国有化。阿连德政府将美国垄断资本霸占的铜矿、以及被美国资本和其他外国资本控制的铁、硝石等矿业,全部收归国有;还对70多个垄断企业或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实行征收、接管、征用或国有化;并对16家外国和本国私人银行也实行了国有化。智利人民兴奋地称这是“第二次独立”。二、是实行土地改革。在智利农村中,大庄园制占统治地位,约有1.35万个大庄园主控制着占全国87%的耕地。阿连德政府对占地在40公顷以上的庄园主的耕地实行征收,并将这部分耕地分给农民,在农民中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阿连德执政的第一年,共征收了1328个大庄园主的240万公顷耕地。三、是实行福利政策。如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低价出售粮食、生活必需品,对孕妇、育婴妇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每天免费供应半公斤牛奶等。

在对外政策方面,阿连德政府坚持反帝、反殖、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的立场。它提出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建立反帝阵线,支持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强调“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1971年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阿连德政府是一个进步、民主的政府,它所实行的改革反映了智利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作用,但并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范畴。阿连德政府没有也不可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而是依靠旧军队,按照资产阶级宪法和现行法律来实现所谓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鼓吹在智利开辟一条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973年9月11日,智利武装部队三军司令和警察首脑,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政变部队要求阿连德总统立即辞职,并许诺提供飞机,送他与家属及合作者一起离开智利,阿连德总统对此断然拒绝。政变部队向总统府发起进攻,除使用坦克外,还出动飞机对总统府进行轰炸和扫射。阿连德总统率领30多名总统卫队的战士坚持抵抗,一直战斗到英勇牺牲。执政不满8年的阿连德政府被右派发动的军事政变推翻了,智利顿时处于白色恐怖之中。阿连德政府关于“通过民主、多党制和自由的方式走向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的个人语录

———“他是和平与建设的标志,是革命的旗帜,是创造执行力的旗帜,是人类情感极度张扬的旗帜。”—— 关于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逝世的讲话。

———“对于那些中产阶级国家,我们要战胜他们,我们要推翻他们。”——同法国记者雷吉斯·德布雷(Regis Debray)的谈话,1970年。

———“我不是所有智利人的总统。我不是说这种话的伪君子。”——1971年1月17日在一次公众集会上的讲话,被所有的智利报纸引用。

———“让他们拽着我的双脚,把我拉出莫内达宫!”——阿连德在预感到要发生政变,朋友劝他出国避难时的回答。

———“你去转告加夫列尔将军,智利总统决不逃跑。他知道怎样履行一个战士的职责!”——阿连德在其空军副官为他准备飞机,劝他流亡国外时的回答。

———“我决不辞职。我将用一切方式进行抗争,哪怕以生命为代价……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势力的联合——使得智利军队放弃了传统,发动了政变……智利万岁!智利人民万岁!……我相信,自己不会白白牺牲;我相信,这至少给大家上了一堂道德课,是对犯罪、懦弱和叛国的斥责!”——1973年9月11日,阿连德向全国发表最后的讲话。

———“智利万岁!人民万岁!工人万岁!”——1973年9月11日上午的广播。阿连德为人所知的最后一句话。

———“每个人都放下武器下楼,我是最后一个。”——阿连德在政变士兵攻入总统府时,向最后陪同他的随从说的话。

世界杯上有争议的入球有哪些?

世界杯历史上有争议性的入球如下:

一、史上最大的入球悬案(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

赫斯特在1966年世界杯决赛中的入球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球,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使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推断此球到底是否越过门线。英格兰与联邦德国在决赛中狭路相逢,双方在90分钟的比赛中斗得难解难分,比赛被迫拖入加时赛。加时赛第11分钟,英格兰前锋赫斯特禁区内拔脚怒射,皮球击中球门横梁,在门线附近弹地后飞出。主裁判也难以判断球到底有没有越过球门线。最终认定进球有效的是巡边员巴拉莫夫,他坚定地认为球已经过线。失球后的联邦德国队军心涣散,无力挽回颓势,最终英格兰成功登顶。

二、上帝之手(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在英国人看来,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败坏了自己在场上的超人才华;而对于阿根廷球王的追随者而言,他们更愿意将这次手球破门看作老马灵光一闪的智慧结晶。无论如何,英格兰和阿根廷的这场八强赛注定成为间杂着精彩和争议的经典战役。比赛进行到第51分钟,阿根廷中路进攻配合,英格兰后卫霍格解围失误皮球高高飞起落向小禁区前,英格兰门将希尔顿出击摘球,身材明显处于劣势的马拉多纳跳起伸出左先一步将球拍入网内。让英国人愤怒的还有马拉多纳事后的态度,他说出了那句名言——“这是上帝之手”。

三、又是裁判惹的祸(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这次做出奇怪判罚的是主裁判坎迪尔。东道主墨西哥遭遇萨尔瓦多队,比赛进行到上半时44分钟,萨尔瓦多在本方半场获得任意球机会,但一位墨西哥球员却将球往地上一按立即发动快攻偷袭得手。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主裁判坎迪尔居然认可了这粒进球。坎迪尔的判罚引起了萨尔瓦多球员的强烈抗议,他们拒绝继续比赛。观众只看到主裁判不断将球摆在中圈,萨尔瓦多球员不断拒绝开球,在主裁判第三次摆球后,萨尔瓦多一名球员愤怒地将球踢向看台。面对这样的挑衅,主裁判表现出良好的应变能力,直接鸣哨结束上半时比赛。受到巨大打击的萨尔瓦多球员在剩下的45分钟内无心恋战,比赛最后以0比4收场。

四、到底用谁的球?(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

首届世界杯并未得到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响应,仅有四支欧洲球队远征乌拉圭参加了此次比赛。决赛也成为了南美内战:阿根廷和乌拉圭争夺冠军。决赛让所有人变得疯狂,两支球队都希望用自己国家的比赛用球。争执直到赛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组织者最终不得不决定上下半时分别使用两个国家的用球。上半时阿根廷队2比1领先,下半时乌拉圭在换上自己熟悉的皮球之后连入三球,最终4比2夺冠。

五、裁判离奇的改判(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科威特队的世界杯初体验就遭遇了一桩离奇事件。在与法国队的比赛中,法国队吉雷瑟的一个进球,引起了科威特队的。他们声称球员们是因为听到了来自看台的哨音,认为是裁判鸣哨,所以才停下来任由对手进攻的。本场比赛的主裁斯图帕尔遭到了球员的围攻质疑,一位科威特王室成员也从看台走入场内要求其宣布入球无效。科威特领队阿尔沙巴赫则在边线处高声喊叫队员离场罢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斯图帕尔最终真的宣布入球无效,这在当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六、圣地亚哥之乱(1962年智利世界杯)

在东道主智利与意大利的比赛中,双方球员在场上粗野的动作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圣地亚哥之乱。比赛开始不久,意大利球员费里尼因对智利队兰达实施报复性蹬踏举动,被英国裁判肯·阿什顿罚下,但愤怒的费里尼长时间拒绝离场,这让比赛被迫中断了8分钟。随后智利队球员桑切斯在被踢之后掌掴马里奥·大卫,主裁判却无所表示,反而在骚乱发生之后将大卫逐出场。此后的比赛中意大利球员马斯奇奥又被对手粗暴地撞碎鼻梁骨,0比2失利并不是意大利队的最后厄运,他们在比赛结束离场之后又一次遭到了智利球迷的暴力攻击。

七、海地兴奋剂丑闻(1974年联邦德国世界杯)

1974年海地历史上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然而他们却为世界杯历史上带来了第一位使用兴奋剂的球员。在与意大利的比赛中,海地队有着出色的表现,但赛后海地球员恩斯特·简·约瑟夫药检呈阳性,成为世界杯兴奋剂第一人。由于当时海地正处于杜瓦列尔统治之下,不正常的政治空气也弥漫在球队中。约瑟夫在药检事发之后便在训练营中受到了领队的体罚,尽管他试图寻找中立媒体公开自己的遭遇,但最终他依然被带回国内,向当政者交代自己的“严重问题”。

八、默契球的“鼻祖”(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联邦德国与奥地利的比赛成为最难看的一场比赛。两队的球员大部分时间在场上散步,最后两队很有默契的打成1比0,顺利挤掉阿尔及利亚,双双小组出线。当然至今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两支球队赛前计划好了这一比分,但场上球员的表现证明了一切。很多德国球迷对这样的胜利感到羞耻,看台上一位情绪激动的年轻人甚至当场焚烧了一面德国国旗。

九、难以令人信服的冠军(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

1978年世界杯的八强战还是采用小组单循环赛制,只有小组第一才有资格进入决赛,阿根廷与巴西、波兰和秘鲁分在一组。循环赛最后一轮阿根廷6比0大胜秘鲁,以净胜球优势压倒巴西进入决赛,并最终捧杯成功。事后,外界披露阿根廷在赛前对秘鲁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援,当然,人们仅从比分上就已经有足够理由怀疑阿根廷净胜球优势的可疑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