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里斯vs德里城-阿伯托·德里奥
奥运圣火传递经过多少个城市
每届奥运会圣火传递经过的城市都不相同。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传递为例:
2012年5月19日,圣火从英格兰最西南端的海角兰兹角开始传递,历时70天左右,由8000名火炬手完成,每天大约有115人参与。途经1000多个社区。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传递路线:
日期 天数 起点 终点
5月10日 雅典取火
5月18日 圣火抵达英国
5月19日 第1天 兰兹角 普利茅斯
5月20日 第2天 普利茅斯 埃克塞特
5月21日 第3天 埃克塞特 汤顿
5月22日 第4天 汤顿 布里斯托尔
5月23日 第5天 布里斯托尔 切尔滕纳姆
5月24日 第6天 格洛斯特 伍斯特
5月25日 第7天 伍斯特 卡迪夫
5月26日 第8天 卡迪夫 斯旺西
5月27日 第9天 斯旺西 阿伯里斯特威斯
5月28日 第10天 阿伯里斯特威斯 班戈
5月29日 第11天 博马里斯 切斯特
5月30日 第12天 切斯特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5月31日 第13天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博尔顿
6月1日 第14天 博尔顿 利物浦
6月2日 第15天 利物浦 卡斯尔顿
6月3日 第16天 贝尔法斯特 波特拉什
6月4日 第17天 班恩河 伦敦德里
6月5日 第18天 伦敦德里 纽里
6月6日 第19天 纽里 贝尔法斯特
6月7日 第20天 纽卡斯尔 穆尔菲尔德斯
6月8日 第21天 斯特兰拉尔 格拉斯哥
6月9日 第22天 格拉斯哥 因弗内斯
6月10日 第23天 柯克沃尔(奥克尼群岛) 勒威克(设德兰群岛)
6月11日 第24天 斯通诺威 阿伯丁
6月12日 第25天 阿伯丁 邓迪
6月13日 第26天 圣安德鲁斯 爱丁堡
6月14日 第27天 爱丁堡 阿尼克
6月15日 第28天 阿尼克 纽卡斯尔
6月16日 第29天 盖茨黑德 达勒姆
6月17日 第30天 达勒姆 米德尔斯堡
6月18日 第31天 米德尔斯堡 赫尔
6月19日 第32天 赫尔 约克
6月20日 第33天 约克 卡莱尔
6月21日 第34天 邓弗里斯州 温德米尔波尼斯
6月22日 第35天 肯德尔 布莱克浦
6月23日 第36天 林瑟姆圣安妮斯 曼彻斯特
6月24日 第37天 索尔福德 利兹
6月25日 第38天 利兹 谢菲尔德
6月26日 第39天 谢菲尔德 克里索普斯
6月27日 第40天 格里姆斯 林肯
6月28日 第41天 林肯 诺丁汉
6月29日 第42天 诺丁汉 德比
6月30日 第43天 德比 伯明翰
7月1日 第44天 伯明翰 考文垂
7月2日 第45天 考文垂 莱切斯特
7月3日 第46天 莱切斯特 彼得伯勒
7月4日 第47天 彼得伯勒 诺维奇
7月5日 第48天 诺维奇 伊普斯威奇
7月6日 第49天 伊普斯威奇 切姆斯福德
7月7日 第50天 切姆斯福德 剑桥
7月8日 第51天 剑桥 卢顿
7月9日 第52天 卢顿 牛津
7月10日 第53天 牛津 雷丁
7月11日 第54天 雷丁 索尔兹伯里
7月12日 第55天 索尔兹伯里 韦茅斯
7月13日 第56天 波特兰 伯恩茅斯
7月14日 第57天 伯恩茅斯 南安普顿
7月15日 第58天 南安普顿 朴茨茅斯
7月16日 第59天 朴茨茅斯 布赖顿和霍夫
7月17日 第60天 布赖顿和霍夫 黑斯廷斯
7月18日 第61天 黑斯廷斯 多佛
7月19日 第62天 迪尔 梅德斯通
7月20日 第63天 梅德斯通 吉尔福德
7月21日 第64天 格林威治 沃尔瑟姆森林区
7月22日 第65天 雷德布里奇 贝克斯利
7月23日 第66天 刘易舍姆 万斯沃斯
7月24日 第67天 金斯顿 伊林
7月25日 第68天 哈罗 哈林格
7月26日 第69天 卡姆登 威斯敏斯特
7月27日 第70天 沿泰晤士河到奥林匹克体育场点燃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圣火传递
参见: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
伦敦奥组委确定的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全长约8000英里(约12800公里),95%的英国人可以在离家不到10英里(约16公里)的地方目睹火炬传递 。
2012年5月10日,圣火在雅典正式采集。
2012年5月18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交接仪式在希腊泛雅典体育场举行。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从希腊奥委会主席卡手中接过奥运会圣火点燃火种灯。中国体操名将李宁和希腊举重奥运冠军迪马斯共同传递,最终两人一起点燃圣火盆 。
2012年5月19日,圣火从英格兰最西南端的海角兰兹角开始传递,历时70天左右,由8000名火炬手完成,每天大约有115人参与。途经1000多个社区 。
2012年6月6日,圣火抵达爱尔兰首都都柏林。
2012年7月27日,圣火抵达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伦敦碗”。 中国火炬手 李宁江和平王力宏(美籍)白岩松彭晓婷吴兴芬陶崇文周惠冬日那阿里木江葛磊毛陈冰朱颖亮余恒菊王雪瑞李文胜和洪杰唐剑薇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传递路线 日期天数起点终点5月10日 雅典取火 5月18日 圣火抵达英国 5月19日 第1天 兰兹角 普利茅斯 5月20日 第2天 普利茅斯 埃克塞特 5月21日 第3天 埃克塞特 汤顿 5月22日 第4天 汤顿 布里斯托尔 5月23日 第5天 布里斯托尔 切尔滕纳姆 5月24日 第6天 格洛斯特 伍斯特 5月25日 第7天 伍斯特 卡迪夫 5月26日 第8天 卡迪夫 斯旺西 5月27日 第9天 斯旺西 阿伯里斯特威斯 5月28日 第10天 阿伯里斯特威斯 班戈 5月29日 第11天 博马里斯 切斯特 5月30日 第12天 切斯特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5月31日 第13天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博尔顿 6月1日 第14天 博尔顿 利物浦 6月2日 第15天 利物浦 卡斯尔顿 6月3日 第16天 贝尔法斯特 波特拉什 6月4日 第17天 班恩河 伦敦德里 6月5日 第18天 伦敦德里 纽里 6月6日 第19天 纽里 贝尔法斯特 6月7日 第20天 纽卡斯尔 穆尔菲尔德斯 6月8日 第21天 斯特兰拉尔 格拉斯哥 6月9日 第22天 格拉斯哥 因弗内斯 6月10日 第23天 柯克沃尔(奥克尼群岛) 勒威克(设德兰群岛) 6月11日 第24天 斯通诺威 阿伯丁 6月12日 第25天 阿伯丁 邓迪 6月13日 第26天 圣安德鲁斯 爱丁堡 6月14日 第27天 爱丁堡 阿尼克 6月15日 第28天 阿尼克 纽卡斯尔 6月16日 第29天 盖茨黑德 达勒姆 6月17日 第30天 达勒姆 米德尔斯堡 6月18日 第31天 米德尔斯堡 赫尔 6月19日 第32天 赫尔 约克 6月20日 第33天 约克 卡莱尔 6月21日 第34天 邓弗里斯州 温德米尔波尼斯 6月22日 第35天 肯德尔 布莱克浦 6月23日 第36天 林瑟姆圣安妮斯 曼彻斯特 6月24日 第37天 索尔福德 利兹 6月25日 第38天 利兹 谢菲尔德 6月26日 第39天 谢菲尔德 克里索普斯 6月27日 第40天 格里姆斯 林肯 6月28日 第41天 林肯 诺丁汉 6月29日 第42天 诺丁汉 德比 6月30日 第43天 德比 伯明翰 7月1日 第44天 伯明翰 考文垂 7月2日 第45天 考文垂 莱切斯特 7月3日 第46天 莱切斯特 彼得伯勒 7月4日 第47天 彼得伯勒 诺维奇 7月5日 第48天 诺维奇 伊普斯威奇 7月6日 第49天 伊普斯威奇 切姆斯福德 7月7日 第50天 切姆斯福德 剑桥 7月8日 第51天 剑桥 卢顿 7月9日 第52天 卢顿 牛津 7月10日 第53天 牛津 雷丁 7月11日 第54天 雷丁 索尔兹伯里 7月12日 第55天 索尔兹伯里 韦茅斯 7月13日 第56天 波特兰 伯恩茅斯 7月14日 第57天 伯恩茅斯 南安普顿 7月15日 第58天 南安普顿 朴茨茅斯 7月16日 第59天 朴茨茅斯 布赖顿和霍夫 7月17日 第60天 布赖顿和霍夫 黑斯廷斯 7月18日 第61天 黑斯廷斯 多佛 7月19日 第62天 迪尔 梅德斯通 7月20日 第63天 梅德斯通 吉尔福德 7月21日 第64天 格林威治 沃尔瑟姆森林区 7月22日 第65天 雷德布里奇 贝克斯利 7月23日 第66天 刘易舍姆 万斯沃斯 7月24日 第67天 金斯顿 伊林 7月25日 第68天 哈罗 哈林格 7月26日 第69天 卡姆登 威斯敏斯特 7月27日 第70天 沿泰晤士河到奥林匹克体育场点燃 (参考资料来自: )
奥运圣火传递经过多少个城市?
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的顺序和城市为:北京市-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堡-伦敦-巴黎-旧金山-布宜诺斯艾利斯-达累斯萨拉姆-马斯喀特-伊斯兰堡-孟买-曼谷-吉隆坡-雅加达-堪培拉-长野-首尔-平壤-胡志明市-台北-香港-澳门 胡志明市-台北-香港-澳门—海南省(三亚、五指山、万宁、海口)—广东省(广州、深圳、惠州、汕头)—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龙岩)—江西省(瑞金、井冈山、南昌)—浙江省(温州、宁波、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安徽省(合肥、淮南、芜湖、绩溪、黄山)—湖北省(武汉、宜昌、荆州)—湖南省(岳阳、长沙、韶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南宁、百色)—云南省(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贵州省(贵阳、凯里、遵义)—重庆市—四川省(广安、绵阳、广汉、乐山、自贡、宜宾、成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拉萨)—青海省(格尔木、青海湖、西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喀什、石河子、昌吉)—甘肃省(敦煌、嘉峪关、酒泉、天水、兰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吴忠、银川)—陕西省(延安、杨凌、咸阳、西安)—山西省(运城、平遥、太原、大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赤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吉林省(松原、长春、吉林、延吉)—辽宁省(沈阳、本溪、辽阳、鞍山、大连)—山东省(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临沂、曲阜、泰安、济南)—河南省(商丘、开封、郑州、洛阳、安阳)—河北省(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天津市—北京市。 在2008年3月31日举行的欢迎奥运圣火进入中国和接力活动启动仪式上,还将留出一个火种灯用于圣火抵达珠峰活动。圣火抵达珠峰火炬手团队将在5月期间具备登顶气候条件的任何一天实施圣火登顶活动。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
英国共几所大学
您慢慢看吧
伦敦大学, ■剑桥大学, ■开放大学. ■爱丁堡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牛津大学.
英国大学名录:
英国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阿斯顿大学
Aston University
布鲁内尔大学
Brunel University
卡迪夫大学
Cardiff University
凯文迪什学院
Cavendish College
伦敦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 London
英国IHMES 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IHMES International Hotel School
兰卡斯特大学
Lancaster University
莱斯特大学
Leicester University
伦敦商学院
London Business School
拉夫伯勒大学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诺森比亚大学
Northumbria University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瑞丁大学
Reading University
伦敦雷金斯学院
Regents College London
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美国席勒大学英国伦敦分校
Schiller International - an American University
SGV语言中心
Shane Global Village English Centres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谢菲尔德大学
Sheffield University
圣约翰大学
St. John's University
罗伯特戈登大学
The Robert Gordon University
伦敦东方及非洲研究学院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英国利物浦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阿伯丁大学
University of Aberdeen
英国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
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邓迪大学
University of Dundee
杜伦大学
University of Durham
东安格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埃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Essex
埃克塞特大学
University of Exeter
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
赫尔大学
University of Hull
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Kent
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理工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诺丁汉大学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普利茅斯大学
University of Plymouth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圣安德鲁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斯特林大学
University of Stirling
纽卡斯尔大学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基尔大学
University of Keele
斯杰克莱大学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萨里大学
University of Surrey
西英格兰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威尔士学院(卡迪夫)
University of Wales Institute,Cardiff (UWIC)
威尔士斯旺西大学
University of Wales Swansea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
约克大学
University of York
阿伯泰邓迪大学
University Of Abertay Dundee
威尔士大学阿伯瑞斯特威斯
University of Wales Aberystwyth
安吉利亚理工大学
University of Anglia Polytechnic
威尔士班戈大学
University of Wales,Bangor
伯恩茅斯大学
Bournemouth University
布拉福德大学
Bradford University
布莱顿大学
Brighton University
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学院
University of Wales Institute Cardiff UWIC
英格兰中部大学
University of Central England (UCE)
中央兰开夏大学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考文垂大学
Coventry University
德蒙福特大学
De Montfort University
德比大学
Derby University
东英吉利大学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东伦敦大学
East London University
艾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Essex
艾克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Exeter
格拉摩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lamorgan
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
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格洛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Gloucestershire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格林威治大学
University of Greenwich
赫瑞-瓦特大学
Heriot-Watt University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 Medicine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金斯顿大学
Kingston University London
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分校
University of Wales,Lampeter
利兹城市大学
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林肯大学
University of Lincoln
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伦敦都市大学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伦敦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Politics Science (LSE)
拉夫堡大学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卢顿大学
Luton University
曼切斯特都市大学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曼切斯特理工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UMIST)
密德萨斯大学
Middlesex University
龙比亚大学
Napier University
纽卡素/(索)大学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威尔士大学新港学院
University of Wales Newport College
诺桑比亚大学
Northumbria University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佩斯利大学
University of Paisley
朴次茅斯大学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伦敦大学玛利皇后学院
Queen Mary,University of London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Queen's University
雷丁大学
University of Reading
罗伯特高登大学
Robert Gordon University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萨尔福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alford
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南岸大学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南安普敦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斯坦福郡大学
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斯德灵大学
University of Stirling
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桑德兰大学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萨里汉普顿大学
Surrey Roehampton University
萨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
斯旺西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Wales Swansea
梯塞德大学
University of Teesside
泰晤士谷大学
Thames Valley University
阿尔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Ulster
西敏寺大学
Westminster, University of
伍尔弗汉普敦大学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世界大学排名前一百名录:
哈佛大学 美国 1636年
2 斯坦福大学 美国 1885年
3 牛津大学 英国 12世纪中期
4 剑桥大学 英国 1209年
5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1861年
6 东京大学 日本 1877年
7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 1754年
8 巴黎大学 法国 中世纪
9 耶鲁大学 美国 1701年
10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1746年
1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1868年
12 莫斯科大学 俄罗斯 1755年
13 海德堡大学 德国 1386年
14 康乃尔大学 美国 *
15 爱丁堡大学 英国 1583年
16 芝加哥大学 美国 1880年
17 鲁汶大学 比利时 1425年
18 莱顿大学 荷兰 1575年
19 波鸿大学 德国 1964年
20 布朗大学 美国 *
21 马德里大学 西班牙 18世纪末
22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1920年
23 波伦亚大学 意大利 1087年
24 早稻田大学 日本 1882年
25 格廷根大学 德国 1737年
26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 1755年
27 约翰.霍布金斯大学 美国 *
28 庆应义塾大学 日本 1858年
29 彼得堡大学 俄罗斯 1819年
30 科英布拉大学 葡萄牙 1290年
31 伦敦大学 英国 1828年
32 达特茅斯学院 美国 *
33 慕尼黑大学 德国 1472年
34 罗马大学 意大利 *
35 维也纳大学 奥地利 1365年
36 北京大学 中国 1898年
37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加拿大 1908年
38 莱斯大学 美国 *
39 斯德哥尔摩大学 瑞典 1878年
40 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 爱尔兰 1592年
41 哥本哈根大学 丹麦 1479年
42 巴黎理工学校 法国 1793年
43 柏林工业大学 德国 1799年
44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 1850年
45 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 983年
46 杜克大学 美国 1838年
47 清华大学 中国 1911年
48 南加州大学 美国 *
49 多伦多大学 加拿大 1827年
50 比萨高等师范学院 意大利 *
51 雅典大学 希腊 1837年
52 萨尔福大学 英国 1967年
53 京都大学 日本 1897年
54 法国国立行政学院 法国 1945年
55 法兰克福大学 德国 20世纪初
56 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 1829年
57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 1980年
58 安卡拉大学 土耳其 1946年
59 朱拉隆功大学 泰国 1917年
60 西北大学 美国 *
61 博科尼大学 意大利 1902年
62 萨拉曼卡大学 西班牙 1218年
63 维也纳音乐及表演艺术大学 奥地利 *
64 赫尔辛基大学 芬兰 *
65 瑞典皇家工学院 瑞典 1827年
66 华沙大学 波兰 *
67 阿马斯特学院 美国 *
68 柏林自由大学 德国 1948年
69 真纳大学 巴基斯坦 1965年
70 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 *
71 筑波大学 日本 *
72 冰岛大学 冰岛 1911年
73 珀杜大学 美国 1869年
74 巴西利亚大学 巴西 1963年
75 凡德比特大学 美国 *
76 波士顿大学 美国 *
77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比利时 1834年
78 特拉华大学 美国 *
79 洛桑高等工科学校 瑞士 1853年
80 密执安大学 美国 1817年
81 犹他大学 美国 *
82 开罗大学 埃及 1908年
83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美国 *
84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 印度 1969年
85 贝鲁特美国大学 黎巴嫩 1824年
86 索非亚大学 保加利亚 1878年
87 乔治.华盛顿大学 美国 *
88 科尔多瓦大学 阿根廷 1613年
89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1855年
90 明斯特大学 德国 1780年
91 乔治.梅森大学 美国 1957年
92 伊利诺斯大学 美国 1867年
93 德里大学 印度 1922年
94 菲律宾大学 菲律宾 1908年
95 巴黎高等矿业学院 法国 1783年
96 美国郡礼学院 美国 1846年
97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 *
98 乔治城大学 美国 *
99 卡塔尔大学 卡塔尔 1973年
100 旁遮普大学 巴基斯坦 1882年
谁给我推荐点军事政治方面的好书,客观真实的!
本篇序及接下来的"导论"均写于1988年。---编者注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为《剑桥中国史》第13卷撰写的论述1949年以前的思想的一章;另一部分是我为即将出版的《剑桥中国史》第15卷撰写的论述从1949年到1976年的的思想的一章。虽然我做了一些编辑方面的修改,但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要随意更动原文、尤其是本书的第一篇,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其结果是,随之而来的对的思想的说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对其观念的分析和评价。尽管一有可能我就尽力把这些观念同阐述它们的环境联系起来,但是,在原书的体系中以很大篇幅讨论其他各章已经论及的历史事实甚至是那些对本人思想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事件,也是不合适的。
专为本书撰写的导论和结束语就是意在弥补这种种省略,并把的思想及其发展置于一个更大的框架之中。导论首先讨论了试图驾驭的20世纪中国革命变革过程的性质问题,以及使他得以扮演其角色的种种因素。然后,导论考察了生活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其思想的各个转折点之间的关系。至于结束语,其目的不在总结的思想中的主要原则,而是要对它在中国持续不衰的意义作出估价,并预测它今后在一个有些人声称正在发生"非毛化"过程的社会和制度中的位置。
我并不认为本书十全十美,要对的思想发展作出确切的说明,它还有缺陷。但是,它的基础是我过去四分之一世纪所做的研究工作。本书究竟是否把我所作的解释向前推进了一步,这要由别人来判定。无论如何,我多年从事的思想研究这一事实意味着,我已经欠下了很多人情,在这里向帮助我的人们致以谢意,对我来说是一项非常愉快的使命。
履行这一使命,最好从头说起。在这个领域中,我最早发表的一篇专题论文是翻译和分析在1917年的文章《体育之研究》。这时,我受惠于埃丁纳·巴拉兹(Etienne Balazs)的鼓励和批评。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承蒙特许参加他在巴黎举办的讲习班。此后,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我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度过了一年时光,它使我有机会萌生纵观的思想的最初念头。
在从事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许多机构和个人向我提供了帮助,详细情况在《的政治思想》一书的致谢辞中已有说明。这些人中有三位最为突出。当时的中心主任费正清(John Fairbank),以他独具特色的热诚与严谨并济的方式主持了研究活动。我与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同窗一年的时间里,他对我的观点作出了公正的评价,并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向我提供了思想上的激励。胡佛研究所东亚资料馆馆长欧根·吴(Eu?鄄gene Wu)给我以便利,使我初次接触到延安时期的材料,从而帮助我打开了依据1949年以前的著述文稿研究其思想历程的大门。
1962年夏,当我在胡佛图书馆阅读《解放日报》时,我还不能想象,尔后我竟能结识该报编辑部的主要成员于光远、李锐、廖盖隆和温济泽。这一事实是此后发生的世界政治变化及随之而来的思想变化的象征。到1963年,在资料方面和极有价值的观点交流方面,我就已经不仅得益于欧洲人和美国人,而且得益于日本学者和各个图书馆了。20世纪70年代初,在的思想研究方面,由于竹内实主持的十卷本《集》的编辑工作,日本人的作用大大增加。无论如何,非常之多的材料在中国本土之外很难得到,如果不是这套既包含公开版本又收入内部版本的资料自1978年以来广泛出版,与今天的情况相比,我们关于的思想的知识肯定会支离破碎得多。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东京版《集》补卷由九卷文稿和一卷索引组成,它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印制的内部文集。
除了有机会查阅见诸文字的文献之外,我曾得到特许六次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如我已指出的那样,这使我获得了观察的生平和思想的全新的视角。1980年6月至7月、1982年4月至5月、1982年9月、1984年3月至4月和1986年3月至4月的访问是由思想研究所接待的;1987年12月至1988年1月的访问是由哲学研究所接待的。我曾与之讨论这类问题的中国学者和政界人士的名单太长,在这里难以一一列出。本书的注释中说明了他们对某些事实或解释所给予的指正。
特别要表示谢意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前任所长于光远(1982年5月离职),苏绍智(1982年5月至1987年),还有1982年5月以前担任副所长的冯兰瑞和廖盖隆;还有哲学所所长邢贲思。他们和他们的同事们花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同我谈论与的思想有关的问题,对我的解释(包括本书各个部分的草稿)作出评论,组织研讨会,安排会议,让我接触资料。在同龚育之和他所在的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事们的多次交谈中,我也得到很大教益。无须说明,这里提及的诸位都不对本书所表达的观点负任何责任,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交流,我的解释肯定相当肤浅。
我之所以能有这些机会,当然也要感谢曾资助我访华的机构:不列颠研究院及经济社会研究理事会推荐我参加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联合交流项目,并为我的旅行支付费用;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我访华期间,它提供了慷慨的款待和帮助。同样,美国人类基金会出资赞助我在1980年夏参加"北美研究中国革命问题代表团",这是我与中国学者接触的第一次关键性的一步。为了从事本书的研究工作,我曾多次访问日本和美国的图书馆,我得到了东方和非洲研究所的财政资助。
在过去的十年间,同与中国接触一样有价值的是中国之外的同事和朋友们对我表现出来的善意,向我提供的教益,从他们那里,我得到源源不断的鼓励,并在查清资料来源方面得到他们的帮助。
关于资料,特别要感谢两个方面的帮助。一方面,竹内实、中村公义和其他合作编辑《集》的日本学者向我提供了许多关于1949年前后的思想的重要文献汇编;另一方面,最近收集到许多册著述内部版本的哈佛-燕京研究所允许我查阅其资料,并复印了一些关键性的文稿。我从这一来源获得的资料有在1957年2月27日关于人民内部矛盾讲话的未经修改的原文记录稿,还有他在1958年8月上的讲话,它们在我对1957年至1958年间的思想的解释中起着中心的作用(后面将会看到)。哈佛大学将以《毛主席的秘密讲话:从"百花运动"到""》为题出版同一汇编的译本,并附有注释性的文章。本书付印时我尚未看到这一对""期间的思想的集体评价,但是我要再一次感谢欧根·吴,他为我提供了把这些重要材料收入我自己所作分析之中的机会。
我要感谢《剑桥中国史》的编辑们,构成我这本书骨干的绝大多数章节最初都是为《剑桥中国史》撰写的,其篇幅也并不小。《剑桥中国史》第14卷和第15卷的合编者罗德里克·麦克法考尔(Roderich MacFarquhar)对我关于1949年以后的思想的讨论进行了极为认真的审读和批评,并对文稿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富有教益的建议。在《剑桥中国史》第13卷出版前,总编费正清就我写的那一章作出了有10页纸的评论,诙谐、透彻而又公正,他对本书1949年以后部分的内容和形式也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最后,我希望向组织和参加许多讨论我对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的思想的解释的研讨会和其他各种会议的人表示感谢,在这些场合,我的解释受到批评,这种批评总是很尖锐,但却有助于引起我进一步的思考。多年来,在欧洲(从伦敦、爱丁堡、阿伯里斯特威斯到巴黎、威尔士和那不勒斯),在亚洲(从德里、北京、长沙和湘潭到东京和京都),在北美的许多地方(从伯克利、斯坦福和圣迭戈到波士顿、纽约,从温哥华到墨西哥城),我曾多次获得这种机会,这中间涉及的机构和个人数不胜数,难以一一列举。同我交谈时有些人可能会感到遗憾,我似乎没有从同他们的对话中学到本应学到的那么多东西。当然,这方面的过失全在于我,正如我要为所有的错误和缺欠负责一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